第183章(2 / 2)

萍亭笑道:“怕是喜鹊报喜,来为的小姐道贺呢。”

“说起来,那汗血宝马怎么着,可养的还好?”

“好的不能再好,王府送来的活物,府上可不敢怠慢,你是没见小姐时不时跑去马厩,就是怕这宝贝出岔子,不好交代。”

楚王府下聘之日送来四匹汗血宝马,就养在忠义侯府,原本这些名贵马儿是由侍卫统领杨林照看。

奈何姬时语隔三差五跑去马厩喂,愣是给汗血宝马养膘了一大圈。

那时杨林还派人寻来韶华院,恳请五小姐少去几日。

萍柳便跟着笑开。

隔扇窗中,姬时语正坐在书案,认真地提笔写着一副又一副的请帖。

刚写完送去给杜南霜的,小姑娘明媚的猫瞳往手边的篮子觑眼。

那里头有一张叠好的朱红盖头。

绣花牡丹折起,只露出徐徐花蕊,花色漂亮。

姬时语抬头便又望了一眼天。

秋日是真的一晃便至了。

这也意味着,再过几日,便是她的大婚之日。

前两日,舒氏得了岭西的来信,姬合英在信中写道,她已动身启程返京。

路途之中会去一趟舒家,接上舒老太爷与舒老夫人一同归府。

听闻忠义侯府要与楚王府定下姻缘,舒家的两位再坐不住,这回不论如何也要归京。

姬时语算着日子,姐姐和外祖父、外祖母应该到了。

萍柳入屋,她提来一方竹制箱笼。

这箱笼看似不沉重,可萍柳半拖半拉的,还是弄得气喘吁吁。

“小姐,是谭家少奶奶送来的绣布。”

箱笼之中尽是姬如萍这些时日,尽心尽力为姬时语做的绣花补子。

她与姬如蕊合力,六个月做出近三箱笼的绣布,可真帮了姬时语大忙。

姬时语心口布满动容。

“这回可太劳累三姐和四姐了。”

萍柳收敛起箱笼,与房中这六年姬如萍、姬如蕊姐妹积攒下来的,放置于同处。

待过后一并送去并入嫁妆。

“小姐,您快去府门口。”

屋外萍亭喊出声:“大小姐与舒家人回京了。”

第129章

舒老夫人年已六十,却丝毫不显苍老,发髻半白半黑,白发如同银线织布于发间。

她身上披着一件福禄寿喜的上袄,衬得人更为端庄富态、和善慈祥。

姬合英将将搀扶舒老夫人下马车,姬时语已提着衣裙赶到。

望见舒家人,她喜笑颜开,小跑着喊。

“外祖母!”

舒老太爷在旁回了头,只听得一声“外祖母”,惹得他吹鼻子瞪眼,哼道:“阿锁眼里只见得外祖母。”

姬时语霎时笑开,小脸如花绽放,乖乖挽住舒老太爷的胳膊,“外祖父,你身子还很康健啊。”

“你还盼着老头子我不好?”

舒老太爷埋汰。

姬时语立马改道:“哪儿会?我只望外祖父寿比南山。”

“得了,我可活不到千年王八那个岁数。”

“那外祖父的意思是?”

“阿锁的学问不到家,真不知道你娘平日如何教导你的,这日后嫁去楚王府如何得了。”

舒老太爷已是须发半白,却毫无龙钟老态,精神如斯抖擞。

与姬时语拌嘴时,笑声尤为高亢。

“好了,老头子少说两句吧,你早已卸任,不是那等日日教人的太保舒大人。”

舒老夫人摇摇头,止住了舒老太爷的教诲。

“父亲,你就莫要同阿锁嘴硬,她说的又不错,哪里还需要再重学规矩?”

舒氏笑看舒家的一双爹娘,哄着舒老太爷便说:“我看是你太吹毛求疵,好容易入京一趟,少费些心吧,舒舒坦坦的过几日。”

“好啊,舒容华,我还没数道你的不是呢,你伙同老婆子搜罗走我多少古书,气煞我也!”

舒老爷子气得胡须一愣一愣,双目炯炯有神,为这事他可不是一般的执拗。

舒氏愣住,忙问舒老夫人:“母亲,你如何哄骗的?”

“咳……”

舒老夫人轻笑压低了声,“两杯杏花酿,他醉倒凡事皆招,连私房钱藏的地儿也让我给找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