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1 / 2)
一路狂奔,来到门口才努力平息自己的呼吸,拿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略整理了下,刘健国才礼貌的敲了敲门。
又花了四毛钱买晚餐的屠洋洋欣喜得打开门,“你来啦,请等一下啊,我收拾一下就能出门了。”
刘健国走进屋里,不但看到木板上倒扣着的饭盆,还见到一些木锯、推子、铁捶等木工用具,另外还有一小筐小小的根本只有拳头大小的废木料。
“我们车间的董师傅听说我想弄个桌子板凳,帮我借了工具来,一会儿我们出去的时候顺便买点钉子,把它钉上就行了。”
屠洋洋想着自己要买的东西,把自己的票夹子带好。
“现在去买?”刘健国讶然问道。
“怎么了?”屠洋洋很奇怪,“不是跟你说好了吗?”
刘健国咽了下唾沫,“我以为你是要买生活用品,像是水壶,水桶,扫把,痰盂什么的。”她有钱吃肉菜,应该也有工业券买这些,可没想到她说的是铁钉,不知道人家厂区供销有没有这东西卖。
“工具都借了,你怎么不顺便从厂里拿些钉子?”也用不了几颗啊,刘健国嘴上说着,还是领着屠洋洋出门。“这铁钉说不定也要工业券的,你把票留下来买暖瓶或者其它东西也好啊。”
屠洋洋何尝没动过这念头呢,懒得她去买了多方便啊。
但系统小星是严肃认真的教育辅助系统,不允许她偷用公家材料,哪怕是几颗钉子也不行,红示警告在她想拿钉子的时候一直在眼前高闪弹出,大有她敢拿就会跟她拼命的意思。
在下班的时候借用劳动工具给自己做桌子,可以,允许;
使用公家的耗材为自己做事,绝对不行。
看吧,就系统小星较真,人家乐于助人学习雷锋的小朋友都让她直接拿钉子呢,屠洋洋叹口气道,“我得做不少东西呢,那能啥东西都从厂里拿,还是自己买用着舒服。”
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刘健国心疼的嘬了下牙花子,闭了下眼,想劝又张不开嘴,他们才刚刚认识一天呢。
再说了,他凭什么说呢?论哪边,也轮不到他管……
“走这边,小心点,别踩那边的地,这是锅炉房他婆姨刚开的,许是种了些菜苗,踩着了她能把你的事嚷上一个星期。”
屠洋洋在这高低不平的泥路弯道走的歪歪扭扭,让刘健国看得眉头直皱,恨不能牵着她走,生怕她深一脚浅一脚的,把脚脖子给拐了。
屠洋洋轻轻喘息,“怎么买个东西还要走这么远?”
“远?”刘健国看着不远处那昏黄的灯光,这都不到八百米,她还觉得远?那之前她住的地方,离供销社岂不是非常近便。
他们厂原来不叫富强机械厂,而是608号所的一部分,为了隐蔽,在铁道兵跟铁路部队辛苦作战辅设铁轨通车后,由上级领导批准细分成好几个厂。
为了大搞依山附水隐藏基础建设,厂址秘密选定后,整体都是由大设计师模仿苏式建筑修建的。厂区、仓库跟科研楼办公楼四幢分立,还独立设有家属区、生活区,她那单身员工宿舍楼就在他住的二号家属楼西北方,跟着出去是生活区,再远些是托儿所、学校,厂区医院,正在修的是大礼堂跟招待楼。
在刘健国看来,这已经比他以前生活的地方便利十倍还不止,那时候想打个酱油也得跑三条街,他们自己住的那户米铺只有实在穷的要赊的时候才会去,他卖的东西全部都是加了利钱的。
爹跟他们说过,他们来的时候,已经不是最苦的时候,最初来的都是子弟兵、民兵、部队兵还有热心青年干事们,都是干垒墙边睡,喝的泥水不说,连好容易跟老乡买的鸡蛋,也会被不知道从哪儿钻出来的蛇鼠给吃掉。此时他们都住进楼房里不说,更自主开发了豆腐坊油坊,有理发店、饭店,邮局,还有供销社。
除开偶尔翻山路去赶一趟大集外,他们所需要的东西都可以在厂区内搞定。
虽说他是时常觉得饿肚子,可比起村民们,他也是他们羡慕的对象。
“到了,你去问问看有没有钉子吧。”
刘健国想着她住的地方,不知道要比这里好多少倍,可她居然也愿意千里迢迢过来,一时间他觉得自己偷偷占她便宜的行为是那样的不道德,虚伪又可怜。
屠洋洋脚步沉重,走了两步又回头,“你不来吗?”
她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这里不是购物的地方吗?为什么你们都喜欢在外面等着。”哪里有逛街,把伙伴丢下的呢?
屠洋洋不但问刘健国,还问系统,小星搜索结果是,刘健国没有钱,也没有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