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1 / 2)
居星腾蔫蔫地叹了口气,将下巴搭在平哥儿小小的肩膀上:“好吧,说来也是,可惜我哥在清赤县没有温泉庄子,这边似乎也没有温泉。”
平哥儿一副小大人似的模样,用小手摸了摸自家小叔的脑袋安慰。
季榕夏嘴角抽了抽:“是啊,有点可惜。”
第117章 蹄花汤(一)
另一边, 饶康贤问道:“此次秋闱,我书院中的学子都很是看重,上次他们的师兄们考得太好了些, 如今落到他们头上了, 一个个才开始着急上火,不知谷秀才觉得此次秋闱与上次相比是会更简单还是更难呢?”
谷堂衿没有犹豫直接说道:“此次秋闱的题怕是要比往年难上不少。”
“为何?”饶康贤也是这般想的,但想要听听谷堂衿的看法。
谷堂衿真心实意地回答:“早年大燕朝地广人稀,战乱之下劳力锐减, 如今已经缓过气来, 肥田是越来越难买到。前些年还不明显, 这些年几年越来越明了。”
“我和夏哥儿想要买几块田地, 转了些地方发现但凡好一些连成块的田地都是有主的, 平整的荒地也少见,想要开荒便要先平整土地,这难度可就高了, 以小见大, 此次秋闱极有可能会涉及到农事。”
其实还有不可说的缘故, 那就是陛下年纪虽然已经过了六十, 但身子还很康健。
这在亲自打天下得天下的开国之君中, 实属难得。
谷堂衿看过许多邸报,陛下不是个喜欢安民养息的性子。只是条件不允许他继续开疆拓土只能修养罢了, 陛下似乎将这份心思放到了太子身上, 早早就放了一部分兵权到太子手中。
因而陛下不会允许大族肆无忌惮兼并土地,从内腐蚀朝廷,耽误太子和他的千秋霸业。
当然如今还不到那么恶劣的程度,只是有点苗头而已,因此谷堂衿猜测陛下并不会立刻变革, 最多便是敲打。
这份敲打之意,会表现在秋闱中。
不是这次秋闱,最晚下次秋闱也会显现。
饶康贤定定地瞧着他,过了许久才笑说:“我那折扇果然是送错了。”
“没有,折扇在下很喜欢,这是在下所写,还望饶山长不要嫌弃。”
他说着从他背来的背篓中拿出了一节细竹筒。
“这是?”饶康贤打开细竹筒,拿出里面的纸,缓缓将纸打开。
只见里面写的是耕种的心得,以及一些耕种的设想。
满卷全是农事,字字藏着血汗。
饶康贤缓缓站起身,似乎想要追上天边的月光,借着那还算明亮的月光,将上面的字看得更加清楚。
“这墨宝也太重了些。”饶康贤回过神后,赶紧将纸重新卷起想要放回竹筒还给谷堂衿,却被谷堂衿伸手拦住了。
“饶山长给我的折扇也很是珍贵,我思索许久,只有这个作为回礼能配得上。”
饶康贤拿着手中的竹筒只觉其有千斤重。
“这……那我只能厚颜收下了。”
谷堂衿对着饶康贤笑了笑,做了个请的手势。
饶康贤缓缓重新坐了下来。
“这是怎么了?”居星腾不解地问。
谷秀才到底给师父看了什么,师父才会如此吃惊。
“谷秀才给的这份墨宝有些重。”饶康贤含糊地回答道。
季榕夏心说,这纸上不就是抄写了堂衿最近一直在写的小册子吗?
上面写的什么季榕夏很清楚,就是种地的心得,还有些治理农事的猜想。
堂衿做什么都喜欢写小册子,弄得他也喜欢做笔记起来。
没想到饶康贤的反应会这么大。
谷堂衿伸手轻轻拉住季榕夏的手。
对上谷堂衿的目光,季榕夏就知道堂衿之后会跟他仔细解释,此时他便安心说道:“等我们食肆买了庄子,种好了瓜果菜蔬,到时再写信告知两位,请两人过来小聚。”
居星腾:“那感情好啊,我肯定来。”
有季榕夏这么一打岔,众人便说起了庄子的事。
谷堂衿和季榕夏提了提他们如今正在孵鸡蛋,往后庄子上不仅要种瓜果蔬菜,还要养鸡鸭鱼猪羊牛。
听得居星腾、饶康贤和平哥儿都心向往之,还得多少好吃的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