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2 / 2)
王絮素日少寐。
芳灵蕙性,渺渺冥冥,不知何处去了。
正此时王絮睁开眼,青灰眼睑上,漆黑眼珠灯火憧憧,宛如纸扎匠人以朱砂为纸人点睛,神韵顿生。
“为什么……”
“你不听话,你不嫁人,因为这是你的命,来生投到有钱人家,不要再生变故了——”
王母的呼吸变得急促,胸口剧烈起伏。
于这世间,王母唯在意二人,一为王郗,二为王絮,这二人平分了她的爱与恨。
如日月同辉,共占其心。
王絮从不反抗,任由她打骂,是个引人怜惜的乖巧孩子。可在王母眼中,王絮没有常人的喜怒哀乐。不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七情六欲皆是这人模仿而来,她学着世人的样子,装作常人。
僧道做法事,说王絮命薄如纸。王母总算是想出,该如何形容她的女儿——纸扎人。
以纤细的竹篾为骨,以鲜亮的彩纸进行糊裱。匠人巧妙绘之,仿若有灵,却无人气。
王絮死后,王母亦绝不独活于世。
王絮一只腿膝盖向上顶,另一只腿伸直,脚掌蹬着地面,王父迅速伸出一只手,紧紧压住王絮膝盖,另一只手锁住她的脚踝,将整个身子移到她身上。
冰冷的墙面透过衣衫递来刺骨的寒意,王絮脸色惨白如纸,喉咙里发出含糊不清的声音。
王母掐住她脖颈的手一松。
王絮艰难地吐出一个字:“娘。”
“我怀中藏有一把匕首。如此,或许能快些结束这一切。”
见王母松了劲,王父抬眼,目光中满是不赞同地望向王母,“毕竟是……毕竟是我们的女儿。”
“杀浠儿的不是絮儿,是浠儿自个儿不小心触怒了贵人。要是杀了絮儿,那肯定会惹恼太子爷,咱也别想活了。”
自王父患上肺痨后,便失去了一家之主说话的权威。
王父讨好地笑着,露出一张牙齿脱落得七零八落的脸,“絮儿可是个顶好的孩子!这些年在咱家里,帮了咱们老些忙……”
此刻的他,满脸纵横交错的皱纹,脊背弯曲如弓,身形伛偻。
王母微微颤抖着,嘴唇紧抿,良久,她从牙缝中挤出两个字:“算了。”
王父松手,欣慰地为王絮将乱发捋到脑后,见王母一心整理王絮衣襟,“絮儿,你娘是疼你的,你不要怪她,她也是被——”
王父停了声,惊讶地看向王母。
王母摸出王絮衣襟里的匕首,褐色枯瘦的脸露出轻松的神情:“王……絮儿,很快便好。娘不怪你了,待在地下,我们一家四口便可团聚。”
王母的话流露出一种奇异的平静。
王絮终究过上了她梦寐以求的生活。瞧这一身衣裳,是何等的金贵。
王絮的渴望与追求,野心与不甘,不过是乐极生悲的前兆。
结局如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死到临头。
然而,王母很快便失去了那方才的平静。
变故骤生。
灯半昏时,月半明时,不觉夜深了。
岑安递了纸来:“殿下,织造所送衣物已到,做工精细,款式合宜,正待王絮姑娘验看呢。”
纸上工工整整地写着:白玉笔洗,古籍善本,雕花端砚,鎏金香炉……近郊庄园,天门街商铺一家。
这是徐载盈回报“救命恩人”的礼物。
徐载盈取过一张宣纸,平整地铺在案前,眸光微凝,捡起一边的鸡血石印章,对准宣纸按下。
岑安接过宣纸,语气恭敬却带着一丝无奈,道:“殿下,依您所言,今日过后,关于王絮之事,除非您主动询问,此后不必再向您提及了?”
“是。”
“还有何事?”
岑安自袖中取出一个檀木盒,左手托住盒底,右手一掀盒盖,“殿下,沈家有意示好,且沈家二小姐正值妙龄,年龄甚是合适,想来沈家此举或有深意。”
徐载盈凝眸而视,但见那红锦缎之上,静静卧着一条东珠手链。形圆似满月,质净若清泉。
岑安道:“殿下,我命人收进库房。”
案上红烛泣泪,烛罩上的仕女拈花醉笑,烛花炸开,像是烧炭的淅沥声。
徐载盈转身时人影绰绰泛青,倒在青砖上。灯下窥美人,自是愈看愈美,甚至有几分湿月疏星的意味。
他眸中寒光寥寥,道:“不必,你给我。”
料峭春风,乍暖还寒,吹得人酒意渐消。
王絮的声音如同一道惊雷乍现:“这不是我的命。”
她手腕一翻,猛地劈向王母手腕。
“啪”的一声脆响,王母手中刀脱手而出,径自狂飙向青砖地面,“当”的一声,砸出一片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