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2 / 2)
王絮抬眸平静道:“文公遗址的事,我会问清楚。”话锋一转,“明行佛子快来了,你在这里……引他误会。”
想来崔莳也快来了。
她不想让徐载盈知道。
徐载盈垂着眼睫,目光掠过她眉间,竟比雪水更凉,“然后呢?”
爱若掺杂利益,便如墨里兑水。
失了那份纯粹与浓郁。
纱帘被风扯得倾斜,将他的影子投在她面上,徐载盈忽然笑了,“我曾想,若你为利与我相谋,便将你所求捧到你面前。”
可如今才懂,她所求从不是金銮殿上的权力。
王絮只爱自己,不爱任何人。
风静了下来,纱帘遮住重重秋色。
自回廊的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徐载盈道:“我跳窗逃跑,如此,他便不会看到。”
见王絮眉眼舒展,从容不迫的模样,他站起身来,作势要掀开帘子,手一顿,转身冷笑道:“你倒是想得美。”
“你爱我。”王絮直视他的眼睛,轻声说道。
“是。”
他心中平静的想,话已至此,还有什么好否认。他要成全她。
“我不再,碍你、阻你,强加干涉你。”
“若违此誓。”他慢慢地抬眸,眸中不起波澜,生冷道:“便叫我死于非命,徐氏江山易主。”
缎子上衬到镜波上的光是冷的,静寂得像化不开的冰水。
王絮未料他这一遭及时止损,如此决断。她将手伸在帷幔上,道:“你若答应,再好不过。”
“如此,便各走各路吧。”她的声音轻得像风,却让他眼中翻涌的暗潮终于平静。
纱帘外透出一道瘦长的影子,抱着竹编食盒,崔莳也的声音有些沙哑:“好久不见,王絮姑娘。”
“端阳节的粽子,我替你留了半挂……”
其实他早打听过,这三个月她跟着胡不归的药童进了祁阳山。他想追问,话到舌尖只余下涩意。
他不知她何时回来,只日复一日的将玫瑰花瓣晾干,混入荔枝汤浸透的粽子。
他眼睫微垂,神色温和:“玫瑰露醒神,我想着,你可能也爱吃这种粽子。”
王絮自怀中取出绢布,拿出其中早就准备好的艾草香囊,送给崔莳也。
碧纱掩映下,崔莳也手略过纱幔,抓去了香囊,耳尖的红便顺着脖颈漫进衣领。
“那个是你做毁的?”
她自袖中取出的两个香囊,有一个是被剪开了一半的,崔莳也道:“不如一起给我,莳也可去学学缝针,把他缝好。”
王絮一见,是她早为徐载盈做的,只是早前一剪刀剪毁了,便道:“虽说人生不尽圆满最好,可是我却想,莳也公子,尽可能的让你没什么遗憾。”
崔莳也原想撩起幕纱,止住了手,光透过纱幕打脸上,他忍不住睫羽轻颤。
绿衣乌发的青年,眸间新下过雨,濛濛笼上薄烟,情不自禁开口:“那……”
“扔掉就好。”
风刮十里,珠帘翠幕后,王絮回头一看,窗棂大开,徐载盈不知何时,从窗棂边离开了。
新秋七月初旬,天很快暗了下来,盂兰盆节,来往游人夹道前行。
月中薄雾慢慢变白,灰烬乘着夜风掠过河水,落在正放水灯的一道云缎蓝衫身影上。
雾中一切都是模糊的影子,只他站在岸边,脸色比白日更白,眸色比夜色漆黑。
崔莳也与王絮站在桥上,桥上少年桥下水,枯叶雨珠迎面而来。
他眼神微亮,撑了一把伞,“我朝信佛,供养僧众。每逢流放水灯之时,亡灵便趁此返回人间。”
“程相来此放水灯六年了。”
程又青唇边含笑,将一灯推出,当第一盏水灯漂离岸头,不知谁在芦苇丛里吹响了尺八。
以一灯传诸灯,直至万灯皆明,他对身前人道:“只是借着这点暖光,再看一眼牵挂的人。”
不远处,祭台之上磷火青荧,一众百姓将挨个排队将叠好的元宝,投入火盆中。
台上佛子一份一份地放饭。
前头施粥的差役提高嗓门:“下一位!”
王絮与崔莳也自桥下走下,河心的水灯正聚成流萤星河,有一点暖红漂向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