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阙春深 第6节(1 / 2)
杨满愿只觉心跳漏了一拍。
姜太后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太子年轻,思虑不周。太子妃人选暂不定夺,你们都先回去,静候哀家懿旨。”
秀女们纷纷垂首应“是”。
萧琂却泰然自若,他知晓父亲已拟好指婚圣旨,一切尽在掌握。
姜太后也隐隐猜到了几分,眼底闪过一丝厉色,急忙吩咐:“备车,送七位秀女出宫!”
七名秀女匆匆登上马车,从东华门出宫,各自返家。
徐妙华与杨满愿的马车缓缓停在魏国公府门前。
杨满愿心乱如麻,恍惚间只觉方才种种似一场荒诞噩梦。
徐妙华却气得满脸通红,恨不得立刻揪住她质问,究竟用了什么狐媚手段蛊惑太子。
正巧,魏国公世子徐承宗从外头归来,见到二人提前回家,面露诧异:“妙华,你们怎这么早就回来了?”
他虽是问妹妹,目光却黏在杨满愿身上。
徐妙华见兄长这般不争气,狠狠瞪他一眼,提着裙摆转身就走。
徐承宗皱起眉头,妹妹这副模样,莫不是在复选中落选了?
他眼眸微眯,再度看向杨满愿,语气带着施舍般的傲慢:“这些日子本世子仔细想过了,若你愿意做我的侧室,我可暂缓娶妻,让你先为魏国公府诞下继承人。”
杨满愿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
乾清宫,南书房内。
下朝后,皇帝仍着一身明黄色纱缀绣八团龙袍,头戴金丝翼善冠,端坐在金丝楠木大书案后批阅奏折。
“常英,朕说的宫女可寻到了?”他忽然沉声发问。
数日前,他在宣光阁差点宠幸了个小宫女,雨歇云收之际,那小宫女却昏迷了过去。
宣光阁一带是宫中禁地,并无宫人内侍,只得他亲力亲为去宣太医。
可待他重回宣光阁,屋内竟已空空如也,只留下满室旖旎气息。
萧恪勃然变色,当即命人彻查昨夜误闯禁地的宫女是何人。
至此,已过去整整四日。
总管太监常英闻言心底猛一咯噔,手心渗出薄汗。
他苦着脸回禀:“启禀陛下,奴才无能,实在查不到那宫女的来历。宫中宵禁森严,亥时后无人敢在外逗留。奴才已亲自盘问了当夜在御花园当差的宫女,皆称未曾逗留。”
“奴才倒是查到,那日黄昏,仁寿宫娘娘宣召了两位秀女,嬷嬷抄近路穿过御花园,但并未靠近宣光阁。”
萧恪闻言,剑眉微蹙,心中涌起一股异样的预感。
他揉了揉眉心:“仁寿宫那日宣了哪两个秀女?”
常英急忙答道:“魏国公之女徐妙华,还有银台参议之女杨满愿。”
第11章 太子妃之位花落谁家??
皇帝静默不语,双眸幽黑,指节有节奏地轻叩桌沿。
那夜的小宫女身着粗布衣裳,除却发髻上别着的素色珠花,周身再无半点金玉装饰,怎么看都不像是入宫参选的秀女。
忆起少女娇艳欲滴的容颜,以及肌肤相触时叫他食髓知味的触感,萧恪喉结不自觉地滚动。
他赶忙凝神调息,强行压制住体内翻涌的欲念。
也罢,女色误人,他也绝非那沉溺美色的昏君,不过是个不知来历的小宫女,寻不到便罢了。
他随手翻开一册奏折,漫不经心地问道:“慈宁宫那边的选秀可结束了?”
常英见他不再追究宫女之事,暗暗松了口气,连忙回道:“已经结束了,太后命人将七位秀女都送回家中候旨。只是……太子离开后,太后大发雷霆,一气之下将案上的汝瓷茶具全砸了。”
皇帝挑眉,对此早有预料:“把朕拟好的指婚圣旨送往内阁,再命司礼监明日去魏国公府宣旨。”
“是!”常英又谄笑着提议,“对了陛下,太子妃母家至今寄住在魏国公府,到底不妥,不如陛下给杨家赐座宅邸罢?”
虽未正式册封,他已提前喊上“太子妃”。
常英在御前伺候多年,最会见风使舵,此刻先给杨家卖个好,日后说不定能派上用场。
皇帝微微颔首:“准了,这事你去办。”
常英领命退下,心里盘算着京城哪处宅邸既体面又合圣意。
次日拂晓,魏国公府还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
突然,一个小厮慌慌张张冲进主院,将消息告诉了主院的大丫鬟。
大丫鬟一听,倏地两眼放光,立刻冲进房内:“老爷!夫人!圣旨……圣旨要来了!”
魏国公夫妇还在熟睡,被惊醒后一脸茫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