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阙春深 第27节(1 / 2)

佟林一双锐眸极快闪过诧色,又很快收敛下来,“是,奴才遵旨。”

言罢,他雷厉风行退下。

杨满愿知晓那个荒谬的传言时,已是翌日清晨。

杏云脸上阵青阵白,一五一十给她讲了来龙去脉。

杨满愿怔住,昨日姜太后身边的大宫女茯苓已在她与太子面前胡诌了一通,只是她没料到流言会传得这么快。

另一旁的素月又迟疑着道:“昨日仁寿宫娘娘还派人前来传话,说让杨尚仪过去一趟,她要跟您说关于太后的事……”

杨满愿眼皮子直跳,徐后要同她说姜太后的事?

可没等她回神,又有个小宫女冒冒失失地闯入寝殿里。

“杨尚仪,淑妃娘娘来了,如今已在前殿等着了!”

杨满愿思绪有些混乱了,怎么总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卫淑妃是她的亲婆母,哪怕有过上回御花园失约的事,她也丝毫怠慢不得。

迅速梳妆更衣罢,她急忙移步至前殿,并恭恭敬敬地福身行礼。

她身为一品尚仪统摄六宫,但卫淑妃却是太子生母,又是长辈,于情于理都该是她给卫淑妃行礼。

卫淑妃端坐在软榻上,双眸含泪,眉眼间笼罩着淡淡的愁绪。

她的声调温婉如水,如同吴侬软语,“杨尚仪快免礼,你也坐罢。”

杨满愿颔首低眉,也就在软榻的另一侧坐了下来。

卫淑妃摆了摆手,近侍宫人们便识趣地退了下去,只余婆媳二人留在殿内独处。

卫淑妃又深深叹了口气,捏着帕子擦拭夺眶而出的泪水,脸上苍白如纸。

静默片刻,她才哽咽着开口,“昨日的事我也听说,可我不相信,你这般好的孩子怎会去勾引圣上呢?”

杨满愿咬了咬下唇,没说话。

卫淑妃又拉起她的手,温声细语问:“好孩子,你告诉我,圣上他……是不是幸了你?”

“唉,你生得太好,也不怪圣上动了歪念,可我若是你,与其遭受凌辱,倒不如昨日当场一刀抹了脖子去,好歹留个清白……”

杨满愿只抿唇沉默,既不认可对方的话,也不开口给对方递任何把柄。

卫淑妃见她听了这么一番话仍毫无反应,不由心下微诧。

须臾,她又颇为惋惜地说:“你是正月十六过十八岁生辰对罢?可惜了,恐怕是不能在宫里过寿辰了。”

就在这时,一道阴柔尖利的声音从外边儿传入——

“淑妃娘娘说什么呢?杨尚仪自然要在宫里过寿的。”

来者,正是乾清宫总管太监常英。

第54章 皆是皇后规制?

常英跺着小碎步进来,身着暗紫色飞鱼服,头戴三山帽,两鬓微白,眉眼柔和,像是个老书生。

可他说话声音却和外貌极不相配,是典型的宦官嗓子,尖柔古怪。

他轻甩手中飘逸的拂尘,“奴才见过淑妃娘娘,见过杨尚仪。”

卫淑妃神色微滞一瞬,慢条斯理擦拭脸上的泪痕,“这么冷的天,是什么事劳驾常总管亲自跑一趟?”

常英是当今圣上身边的大总管,尽管她是太子生母也得给他十足的面子。

谁让如今坐在皇位上的人,既不是她的丈夫又不是她的儿子?

当今圣上承继大统时,太子刚满周岁尚不知事,姜太后与徐后好歹仍能维持本身的尊荣。

宫里最为失意的,也就是与皇太后之位擦肩而过的卫淑妃了,至今仍屈居妃位,仅是先皇遗妃之一。

常英道:“奴才正是为着杨尚仪的芳辰来的。也不知淑妃娘娘从哪里听来的胡话,杨尚仪生辰宴必是在宫里办的。”

卫淑妃闻言微微一怔。

杨满愿也云里雾里的,她过生辰最多也就是在东宫里小办,与常总管有何干系?

恰好常英的目光也移至她身上,谄笑道:“圣上说,宫里已许多年没办过皇后千秋节,正逢杨尚仪入宫后初次过生,就按千秋节的规格来办。”

杨满愿满眼震惊,实在不懂皇帝这是何意。

卫淑妃脸色微变,这与她预设的发展天差地别。

常英继续笑道:“圣上还让杨尚仪在芳辰当日在坤宁宫接受命妇恭贺行礼呢。礼部与光禄寺那边已经开始准备寿宴了,内府营造司亦在为杨尚仪采办赶制当日穿戴的礼服与配饰。”

他没敢说的是,圣上命人赶制的礼服配饰皆是皇后规制的,若说出来怕是要吓着这位性子绵软的杨尚仪。

卫淑妃竭力掩饰心中的震惊,不懂这杨氏究竟何方神圣,竟把皇帝与太子都迷得团团转。

上回太子在清宁宫就曾为了杨氏的事当面落了她这生母的脸。

如今再出了慈宁宫这事,皇帝非但没有给太子换正妃的意思,还要按皇后千秋节的规格给她过生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