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阙春深 第54节(1 / 2)

徐妙华越想越是心焦,生怕那宋明慧比她早先入东宫。

趁着卫淑妃生辰,她便想方设法央求姑母陪她走一趟。

传说当年先帝宠幸卫淑妃后,姑母曾对其百般刁难,如今让姑母前来做小伏低一番,也好叫卫淑妃看到她们徐家的诚意。

宴散时已至日暮,红霞漫天。

徐后领着侄女率先离开,杨满愿迟疑片刻还是跟了上去,“娘娘请留步。”

她云鬓高耸,因走得急,满头珠翠摇晃,身上织金缎宫裳在霞光映照下细碎金光浮动,熠熠生辉,自有一种说不出的明艳娇灿。

徐妙华小声嘀咕:“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虽然不想承认,但她其实知道自己很嫉妒杨满愿。

嫉妒她的容貌,更嫉妒她轻而易举就统摄六宫。

杨满愿当作没听到,“娘娘,妾身有要事禀报,可否先屏退左右?”

徐后眉心蹙起,眸中浮起几丝不耐烦。

“是关于长乐公主的。”杨满愿压低声道。

此话一出,徐后愣住了,心中犹如翻江倒海。

沉默良久,她才开口:“妙华,你先回仁寿宫罢。”

徐妙华瞪大双眸,只觉不可置信。

可待屏退周边所有人,杨满愿却没再细说苏青岚之事,反倒说起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的宝匣。

言罢,她又试探着问:“娘娘可知宝匣的钥匙在何处?”

“什么劳什子宝匣,你在戏耍本宫?”徐后涨红了脸,怒火攻心。

“娘娘息怒。”杨满愿强作镇定,神色认真,“那宝匣是先帝所留,确实事关长乐公主,娘娘可知晓如何才能打开宝匣?”

近一个月来,她已派人将整座皇宫以及西苑、南苑等御苑都搜查了遍,都没能寻到开启宝匣的钥匙。

姜太后卫淑妃杨满愿也都轮番旁敲侧击过,一无所获,如今只剩徐后这个突破口。

听到与亡女相关,徐后神色微动。

她敛下眼眸,深吸口气,声音微颤:“先帝在那宝匣里放了何物?为何与长乐有关?”

杨满愿抿唇不语。

据苏敬义所说,那宝匣内存放着一道密诏,同样是先帝亲笔。

苏敬义手中的书信尚且有可能是伪造的,可乾清宫作为帝王居宫,守卫森严,宝匣中的密诏是可作为实证的。

可如今宝匣未开,内里究竟放置何物也未可知,她总不能无凭无据就告诉徐后她当年生的不是女儿,而是儿子……

可没等她想好措辞,徐后已涩然开口:“本宫没听说过什么宝匣钥匙,但先帝当年曾与本宫说过一番语焉不详的话。”

“什么话?”杨满愿下意识追问。

金乌西坠,天际隐隐浮起几点星子,红霞渲染,高低错落的殿宇宫阙皆染上一层浓烈的胭脂色。

徐后抬眸,定定注视着眼前这个光艳姝丽的少女,诸多往事浮上心头。

“宣光阁。”她轻声道,“先帝说,若是来日走投无路时,便去宣光阁。”

杨满愿闻言一怔,宣光阁是皇帝潜邸时的居所,还是他们初遇之处……

第100章 重温旧梦?

“只有这句话吗?”杨满愿小声问。

徐后“嗯”了声,旋即她微微仰起下颌,似要止住眼眶欲坠未坠的泪。

她知晓先帝那番话极可能是给她留的退路,可涉及亡女,她什么也顾不上了。

“你快说,那宝匣与长乐到底有何干系?”徐后继续追问,神色急切。

思忖须臾,杨满愿斟酌着问:“娘娘可识得南苑提督苏敬义大人?”

徐后毫不迟疑地点头,“自然认识。”

岂止是认识,她与先帝青梅竹马,苏敬义则是先帝伴读,他们三人自幼便相识。

心念电转,她瞳孔微缩,“是苏敬义同你们说宝匣与长乐有关?”

杨满愿没有否认,“具体如何,还须打开宝匣才能知晓。”

徐后凝息一瞬,身形微晃了下。

夜色渐浓,晚风簌簌,初夏的燥热褪尽。四周曲廊高悬的宫灯被宫人们逐一点燃,灯影幢幢。

杨满愿心中有些唏嘘。

她没想到提起“长乐公主”徐后竟会如此大反应,可见徐后这十几年来就从没放下过自己的孩子。

可即便来日寻到实证后她与萧琂母子相认,她这十几年的苦痛就能一笔勾销吗?

辞别徐后,杨满愿踏着月色回到东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