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阙春深 第59节(1 / 2)

年初皇帝便下旨命工部大修先蚕坛,并令杨满愿表率宫廷主持亲蚕礼。

如今先蚕坛已彻底竣工,钦天监拟定可致祭先蚕坛的吉日正是两日后。

虽说有旧例可循,可杨满愿还是初次主持这等最高级别的国家祀典,难免有些紧张。

萧琂端坐在她身侧,边与她闲聊,边慢条斯理地剥着荔枝,还顺手将果核也清理掉才喂进她口中。

这挂绿荔枝是今晨才抵达京城的珍稀贡品,沿途快马加鞭,都用冰柜保存着,颗颗饱满多汁,清甜鲜美。

心念电转,杨满愿忽然问:“素月,可有让人往慈宁宫和仁寿宫送荔枝?”

素月忙不迭应答:“送了的,您前几日便吩咐了此事,早晨荔枝刚到,奴婢便让人挑出些好的送往慈宁宫和仁寿宫了。”

没等杨满愿追问姜太后与徐后的反应,便见珠帘轻晃,佟林从外面走了进来,一袭石青色麒麟服,风尘仆仆的样子。

行过礼后,他抱拳奏报:“启禀两位殿下,卑职刚从北镇抚司回来,卫淑妃全都招了。”

闻言,杨满愿微怔,又下意识与萧琂对视一眼。

不紧不慢用湿帕净手后,萧琂才沉声问:“可有将案宗供词誊抄一份带过来?”

佟林从袖中取出几张对折的金粟笺纸,面无表情双手奉上,“请殿下过目。”

萧琂微微颔首,接过笺纸便径自翻开。

杨满愿也凑上前,将下巴抵在他肩上,与他一起慢慢逐字逐句往下看。

案宗里的供词都是他们意料中的事,卫淑妃承认自己曾在宫中违禁调配催情香料。

也承认了当年曾用暖情香博得先帝宠幸,甚至串通姜贵人使用大剂量的香料,致使先帝英年驾崩。

锦衣卫诏狱自有一套特殊的审讯流程,且铁证如山,卫淑妃再不想认也无法了,倒不如早些坦白少受些罪。

静默片刻,佟林又道:“圣上已下令赐卫淑妃鸩毒,对外只称其因急病离世,圣上还吩咐她的尸身不得葬入妃园寝。”

“至于卫氏族人,淑妃本家的兄弟子侄皆贬为庶人,流放千里,世世代代皆不可入仕途。”

杨满愿轻叹一声,这些判决与她预料的相差无几。

为保皇室声誉,对外历来都是宣称先帝因病崩逝的,即便卫淑妃所犯之事是株连九族的死罪,也只能秘密处死。

况且她终归是公主生母,算是看在苏青岚份儿上给她留些了体面。

萧琂忽然伸手,骨节分明的大掌搭在杨满愿手背上,轻轻攥住。

“愿愿,你受委屈了。”他眸光晦暗难明,又带着几分心疼怜惜。

一想到杨满愿初入宫闱就遭到毒害,他心里就似被尖刀狠狠剜过,疼得厉害。

从一开始愿愿就被内定为他的太子妃,若非卫淑妃数次从中作梗,愿愿又怎会与父皇产生交集?

杨满愿闻言愣了好一会儿。

反应过来他的话外之意后,她眼眶微酸,“没什么,都过去了。”

若说完全释怀自然是假的,当初她最为绝望无助时,甚至想过用自戕来保住家人的性命。

所幸如今罪魁祸首总算得到惩治,她也再不必时刻警惕对方是否在暗处耍阴招。

第107章 大结局?

两日后,天清气朗,碧空如洗。

时隔近二十年重新恢复亲蚕礼,在京六品以上所有命妇夫人皆按品大妆参与。

晨起,杨满愿便在侍女们的伺候下换上皇后规制的明黄色鞠衣,梳妆完毕,再戴上缀满珠翠宝石的九龙九凤冠。

可就在她走出东宫正殿,即将登上凤辇前往先蚕坛时,一道消瘦的身影将她拦了下来。

随侍在旁的宫人们当即警惕起来,随时准备护驾。

杨满愿亦是心跳漏半拍。

看清来者后,她急忙俯身行礼,“妾身参见徐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不必多礼。”徐后眉心微蹙,一把将她拉了起来。

“是,谢娘娘。”杨满愿勾唇浅笑,心中却忍不住腹诽,徐后大抵是来阻拦她的。

毕竟行亲蚕礼是国母之职,她归根到底也只是尚仪女官,而徐后却是先帝元后、太子生母,论身份、资历都远比她更合适。

迟疑须臾,杨满愿还是忍不住问:“娘娘劳驾前来东宫,可是有什么急事?”

徐后神色略显僵硬,从头到脚都透着一股别扭劲儿,“本宫听说,杨尚仪今日要率领众命妇致祭先蚕坛。”

果然……杨满愿心底微微一沉,袖中双手捏紧。

只听徐后又道:“你年纪轻,初次主持这等祀典,外头那些命妇未必服你,若本宫作为陪祀同往,既能给你些指点,也能替你压压场。”

话音方落,徐后又故作无所谓地说:“若你不愿也无妨,本宫也不是非去不可。”

杨满愿怔住了,“可,娘娘为什么要帮儿臣?”

“哪有什么为什么。”徐后抿了抿唇,“你只说要不要本宫随你同往,若不要,本宫就先回仁寿宫了。”

说罢,她作势就要离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