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阙春深 第61节(2 / 2)

当今圣上年过三十有二,承继大统也有十五个年头了,至今虚设六宫,怎么在这个节骨眼儿上纳妃?

莫不是在暗示什么?

而处于风口浪尖上的杨满愿此时正倚坐在软榻上,心不在焉地盯着窗牖外出神。

仲春时节,细风和煦,轻轻吹拂着她额前的碎发,也将她的思绪渐渐吹远。

直到现在她仍觉这几日的经历像在做梦一般。

她确实是本次选秀的记名秀女。

入宫待选当日的傍晚,先帝的庄贤皇后徐氏便宣她与魏国公府长女徐妙华二人前往仁寿宫。

随后,那位徐娘娘又单独留了内侄女徐妙华在那边过夜。

而她则在一个小太监的刻意误导下绕进了御花园深处,还……

就在这时,一道尖柔古怪的声音响起,乍然将她拉回现实——

“不知娘娘对这殿内的布置可满意?若有不满意的地方,娘娘只管说出来,奴才这就命人换了。”

说话的正是乾清宫总管太监常英,他在皇帝身边服侍已有二十余年,是个连外朝重臣见了都得尊敬几分的人物。

可眼下他却是毕恭毕敬地作揖行着礼,脸上挂着谄媚浮夸的笑容。

杨满愿面露尴尬之色,急忙摆手,“没,没什么不满意的,都很好……”

“那奴才就放心了。”常英继续笑眯眯地打量眼前这丰姿冶丽的女子。

他家陛下好不容易才动一回凡心,他可得好生伺候着这位娘娘。

“虽说陛下尚未给您定下封号位份和居宫,可奴才估摸着也快了,娘娘不必担心,有什么缺的尽管和奴才说便是。”常英又语重心长地说。

杨满愿略显拘谨地干笑,“真没什么缺的,常总管有心了。”

什么封号位份她也不敢想了,只希望她的事别牵连到家里,毕竟那夜她不仅在御前失仪,还把圣上彻底得罪了……

又是一番嘘寒问暖,常英才终于退出殿外,转身又拐到南书房去。

金丝楠木大书桌后,皇帝身穿一袭玄色龙纹常服,金冠束发,气势威严沉凝。

常英凑上前去给他沏新茶,大着胆子道:“陛下,奴才方才去西暖阁瞧过杨娘娘了,确实是个一等一标致的美人儿。”

气氛凝结一瞬,男人深邃硬朗的脸庞骤然笼上几分阴戾之气。

常英又自顾自谄笑道:“不知陛下打算给杨娘娘什么位份?奴才也好安排她吃穿用度的份例。”

“朕自有安排,轮不上你来操心。”皇帝面色铁青,语气不耐。

常英微怔,心头猛咯噔了下,“是是是,陛下恕罪,是奴才多嘴了!”

他本以为陛下破例纳妃,已是对过往释怀了,如今来看压根儿不是这么回事啊……

“滚出去。”皇帝也没抬眼看他,手执朱笔专注地批阅着奏章。

“是,奴才遵旨!”常英如蒙大赦,赶紧退了出去。

可就在他以为自家陛下要冷处理西暖阁那位杨娘娘时,皇帝竟又吩咐今夜留宿西暖阁。

得知今夜圣驾将要临幸,杨满愿惊得杏眸圆瞪,满脸不可置信。

回想起那夜,她欲哭无泪,只恨不得挖个洞把自己藏起来才好。

若早知对方是当今圣上,她肯定不会装晕逃跑的,更不会被他逮住时用尽全身力气反抗……

可事到如今说什么都没用了,她也只能安慰自己一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天色渐暗,伴随着西洋自鸣钟的叮咚声响,一群宫人鱼贯而入,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服侍杨满愿沐浴更衣。

梳洗完毕,已是戌时末。

殿内灯火熄了大半,槅窗外明月高悬,杨满愿规规矩矩坐在床沿等着,满心忐忑紧张。

可一晃便是半个多时辰过去,圣驾迟迟未至,困意如潮水般浮了上来,她没忍住打了个哈欠。

不知不觉间,她竟靠在床栏打起了瞌睡。

与此同时,乾清宫东暖阁。

临近窗牖的紫檀木软榻上,父子俩对坐弈棋,室内一时静谧,谁也没有开口说话。

水晶珠帘外,常英不时伸长脖子朝里探看,心急如焚。

都快子时了,太子殿下怎么还不回东宫?

春宵一刻值千金,陛下怎么也不上点心,西暖阁那头的美人儿不比下棋有意思多了?

就在常英打算寻个借口打断这盘棋局时,便听珠帘后响起一道清沉温和的男声,“父皇,您输了。”

皇帝拧眉微怔,他方才确实走神了。

萧琂心知自己只是险胜,脸上并无一丝波澜。

沉吟片刻,皇帝忽然道:“子安,原先给你定的太子妃杨氏,朕打算纳她为妃,太子妃再换个人选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