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毒酒送我走?重生让你输成狗 第75节(2 / 2)

顾思卿气恼地挥手将人推开,坐起身正色道:“我就不信你没有想过,池鸿渊回京,知道容妃吃下你给的药带来的副作用会作何反应。”

池鸿渊就如一只猛虎,离得远远的,最好见不到就能相安无事,惹恼了他,他就会将你的脖子咬断。

“想过是想过。”白子玉态度平淡,抬手将顾思卿有些歪掉的披风系好。

“你不如在他回京之前先离开京城,未免他盛怒之下不讲道理迁怒在你头上,就出去我京郊外的宅子里躲一躲如何?”

顾思卿忧心太过,眉头皱成一个‘川’字。她是和池鸿渊做过交易,在此之前,还算合作愉快。

她不敢说自己对池鸿渊很了解,这个人在得知自己在乎的人因药物短十年寿命,还真拿捏不准他会不会找给药的人算账。

眼前之人会担忧自己,白子玉很高兴,不过她说的问题,白子玉没有放在心上。

“你觉得他能杀得了我?我的医术不止能救人,还能杀人,他要是真对我下手,我要将其反杀,不过是随时而为的事。”

白子玉两手垂下,其中一边掩在衣袖下的手摩挲了一下藏在袖口处的飞镖。

看着眼前之人不像是开玩笑,顾思卿愣愣地眨了眨眼,是了,白子玉医术高超,能救人,也可依医术学识杀人于无形。

比起她,白子玉有着毋庸置疑的自保能力。

“可是?”顾思卿不解地歪了歪脑袋,想到上辈子的事。

白子玉夹起一块肉干吃了起来,笑问:“可是什么?”

顾思卿眉头紧皱,失神地摇了摇头。白子玉分明有能力自保,就连对池鸿渊都不畏惧,拿为何,上一世他会死于覃卓燕之手?

难道是因为覃卓燕手段太过阴险,白子玉没有防备,所以才着了道,因此丧命么?

“别想了,九殿下真想取我的性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与其想这些,不如与我痛饮。”

数日后,池鸿渊带领将士班师回朝。

离京奔赴边关之时,池鸿渊不过是才从冷宫里被放出来,不受重视的九皇子。

如今凯旋回京,他已然成了为越国立下汗马功劳。池鸿渊奔赴边关时相送之人寥寥无几,大胜还朝这日,满城百姓夹道欢迎,好不热闹。

为了鼓舞士气,以表皇帝对这次战役结果的重视与褒奖,皇帝亲自到宫门口迎接池鸿渊凯旋归来,就连文武百官与几位皇子都在。

“儿臣于边关攻克胡人侵袭,未让越国失去寸土,今日凯旋,贺父皇治下江山千秋万岁。”领军到宫门前,池鸿渊翻身下马跪于皇帝面前行礼。

池鸿渊身着一身黑色盔甲,不过半年不见,他的面部轮廓变得更为凌厉,五官如刀削斧刻一般,英气与戾气并存。

“平身,我儿在边关奋勇杀敌,将胡人的气势杀尽,朕为你感到骄傲。”

皇帝重重地拍了拍池鸿渊的肩膀,眼里满是对他的赞赏与骄傲。

对这位被自己冷落了多年,实际上天赋异禀的儿子,皇帝对他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跟在皇帝身后的皇子自然察觉了这一点。

“九弟真是人不可貌相,在冷宫关了这么多年,不显山不露水,关键时刻站出来为越国立下战功,谁人不感到意外?”

六皇子盯着池鸿渊,穿着盔甲的池鸿渊英武非凡,今日六皇子才发现,这人的眼睛,就如狼一般。

他话里话外讽刺池鸿渊在冷宫是韬光养晦,实则一直野心勃勃等待时机。

“我小时受孙大人教导,一直不忘家国大义,盼着能为父王、为百姓做些什么,若是在边关三军群龙无首时有人站出来,其实哪里轮得到我呢?”

池鸿渊语气认真重透着无奈,这些话表面听起来没什么,实则夹枪带棒。

听出池鸿渊是变着法骂他们这些皇子无用,关键时刻没人站出来,几位皇子的脸色都不是太好看。

不爽池鸿渊是一回事,早在边关捷报频频传来时,他们就已经对这个人心存忌惮。何况,如今他的母妃容妃,在后宫可是颇得盛宠。

“渊儿当初愿前往边关,朕心甚慰。”皇帝想起当时处境,眉头皱了皱。

没了一个周军远,来了一个用兵如神的池鸿渊,眼下,池鸿渊乃是举国挑不出第二个来的大将军,也是皇帝少数能重用的将才。

“儿臣不过是做了自己该做的,父皇的夸赞儿臣担当不起。”池鸿渊对皇帝拱手一礼,“就算是为越国捐躯,儿臣也在所不辞。”

说罢,池鸿渊淡漠地抬眼轻瞥站在皇帝身后的一众皇子。

第164章 你不是池中之物,你也不甘平庸

除去八皇子外,其他人都不约而同黑了脸,池鸿渊这是毫不畏惧公然挑衅他们。

对这些草包皇子,池鸿渊自是不畏惧的,越国缺少领军将才,皇帝必定重用他,对这些本就看他不顺眼又奈何不了他的人,他有什么可畏惧的。

对这些人虚与委蛇哪怕一刻钟,都不值当。

“我听说九弟在边关与将士们同食同眠,每日都亲自操练将士,边关的将士,对九弟可是十分信任、忠心耿耿、无有不从啊。”

五皇子有意在皇帝面前背刺池鸿渊,每个字都说得咬牙切齿。

自古以来帝王多疑,但凡臣子乃至自己的亲子有风吹草动,就会疑心四起。

池鸿渊对这样卑劣的把戏很是不屑,不过表面上还是得装作一本正色:“我受父皇之名前往边关,领的是圣旨,将士忠心于父王,自会对我恭敬。”

池鸿渊生得与容妃更为相似,而容妃出身将门,样貌颇具英气,池鸿渊无论是才能还是样貌,都有着十足的将军之风,认真说话时,可谓正气十足。

“五皇兄这么说可真是奇怪,边关将士不听从我调遣,就是生有异心,有叛国之嫌。面对骁勇善战的胡人,将士自然要小心应对,不从将军调遣,依五皇兄之见应当如何?”

他说得不卑不亢,说罢无辜地看向皇帝:“父皇,难道儿臣说得不对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