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1 / 2)

约十五分钟后,陆绪起身进入主卧,步伐放缓,右肩微微向前,疲惫感明显,换睡衣(深灰色棉质长袖),使用暖气,卧室照常点燃香薰,未开窗,房间内温度21c。

晚上11:50,就寝,陆绪仍需轻拍入睡。

凌晨00:14,陆绪入睡,呼吸节奏稳定,侧睡,习惯性右手搭枕边,左腿微曲。

凌晨00:31,本人仍清醒,房间内光线极弱,仅有微光投射于床沿,陆绪靠近(无意识),右手搭到本人身上,头发部分盖住额头,眉间未见紧皱,睡眠状态良好。

备注:

放空状态:焦虑与难过情况减轻,近日情绪波动较大,仍需注意观察及安抚。

入睡情况:入睡后无意识拥抱,疑似习惯性靠近热源。入睡时间较昨日提早三分钟,失眠状况有所改善,入睡后状态稳定。”

看到这里,我再茫然也能明白,这份观察笔记的记录者显然是昨天陪我入睡的陈谨忱。他为什么要写这个?为什么从九年前开始?怎么能记录地如此细致入微?

所有的记录都采用了他一如既往的公事公办语气,几乎不包含任何个人感情,仿佛只是一份工作报告。

但迟钝如我也会质疑,如果仅仅是工作报告,需要细致到这种程度吗?

需要从九年前,他在走廊上撞到我开始记录吗?

“看清楚了吗?”陆鹤闲说,“你的助理是个可怕的跟踪狂。他从九年前,你大学的时候就开始跟踪你,而我到现在才发现,让他在你身边……潜伏了这么多年。”

我仍然没有恢复语言能力,在专注浏览整份文档。

这是一份详尽到可怕的记录,将我的所有行为完全的剖析。

从早期的基础记录与观察,到中期融入数据的模式分析,再到如今对我情绪的完全解析,表现出对我全方位的、深入到可怕的了解。

这本该是一件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

但当我把这份文档和陈谨忱联系在一起,我很难产生恐惧的感觉。

因为我很难想象他会……伤害我。

那为什么呢?为什么要从九年前就开始这样研究性地记录我?

“我助理到底在哪里?”我无视陆鹤闲的所有警告,再次向他提问。

“你还在问这个疯子,这个跟踪狂在哪里?”陆鹤闲按着我的后颈,把我拽到他的身边,“看清楚这份文档没有?九年前,他是蓄意来当你的助理的!你读不懂吗?”

“我应该读懂什么?”我问。

我实在是不能明白,在陈谨忱入职之前陆鹤闲的团队对他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背景调查,基本可以排除他是某种监视我的商业间谍的可能性。

而纵观整篇观察记录,这几乎像是一份严谨的科学报告,让我觉得我将陈谨忱招为助理这一行为,让首大失去了一位冷峻的人类行为学科研天才。

报告中不包含任何的个人感情,也没有任何的恶意,这样纯粹的研究更像是对我本人感兴趣,又或是一种工作需要的了解。

如果说完美助理的行为逻辑是由这样一份报告来支撑,我也完全能理解,唯一的疑点就是开始的日期在陈谨忱入职以前。

更重要的是,我与陈谨忱共事并非八天,而是整整八年。

这八年里的每一天他都在用行动表现忠诚与细致,我对他保持着信任的惯性。

于是实在无法将他的这一行为与某种违反法律的跟踪与监视联系在一起,也难以想象他可能会对我存在伤害的意图,所以无法理解陆鹤闲如此激烈的愤怒。

陆鹤闲冷笑一声,“你这个小蠢狗当然读不懂。”

“他,喜,欢,你。”四个字,一字一顿,被陆鹤闲说得非常清晰,语气间带着轻蔑与厌恶,咬牙切齿,“他竟然敢……喜欢你。”

“你还让他上你的床了是吗?……还不止一次。”

“这又怎么了?”面对陆鹤闲令人毫无喘息的管束,我终于生出了难以抑制的逆反心理,甩开他的手。

“他是我的助理,这份文档记录的人是我,和他上-床的人是我,如果他……喜欢,喜欢的人也是我,这和你有什么关系,你生什么气?你凭什么申请禁止令?现在我问你,他到底在哪里?”

“和我有什么关系?”陆鹤闲盯着我,深吸一口气,“当然有关系。你觉得和我没有关系?”

“陆绪,我可以告诉你他在哪里,他现在应该在市第一医院,死不了。”

“后续的事情我会处理,新助理明天早上会来接你上班,现在,收起你这幅表情,和我去吃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