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1 / 2)

('<!--<center>AD4</center>-->明亮,羡慕的一干村民都说老魏这是在外面发了财了。

魏钊妈虽说不乐意自己老爷们儿把钱都败在盖房上,可那时候家里已经把地包给了别人,魏钊爸妈自己做着小买卖,生意还不错。所以魏钊妈也没过多的阻拦。一见村里人羡慕的夸他们家房子,心里也美得很

一开始魏钊爸妈的生意的确不错,也赚了些钱,可后来买的次数多了,人家买家就都知道了,买东西别跟集北边那家买,斤两不足。魏钊妈是个会过日子的,凡事也爱斤斤计较,来人买东西,都是宁少不多,可你会过别人也会啊,这一来二去的,生意就淡了。做了三年多生意,最后货积下来卖不出去,只能赔钱甩给别人,两口子回家继续种地。

一家六口,一个老的仨小的,三个小的还得上学,渐渐的原来攒下的也都花的差不多了,等到了魏光高考,考了个三流大学,可也是大学不是?两口子高兴劲儿一过,学费就犯愁了。

最后还是魏钊奶奶跟他妈出的主意“让老二回来,都十六了才上初中,成绩又不咋的,回来也别跟他爸下地了,上市里找个班上,也是个进下儿(收入的意思)。”可这一家子完全没想过为什么魏钊十六了才能上初中,更没想过,他一个小学毕业的小孩能上得了什么班。

就这么着,魏钊十六又退了学,自己背着行李去了市里。说是十六,其实是虚岁,正经算,还是个十五的小孩。出去找工作,人一问他才十六,大多数地方都不要,市里毕竟比农村要查的严。魏钊一个人在火车站睡了半个月,白天背着行李到处找活儿,晚上就窝在火车站打地铺。一个包工头儿看小孩实在可怜,就答应让他在工地上干。

建筑工地能有什么好活?他一个小孩又没技术,只能扛水泥搬搬砖,每天累的直不起腰儿,却连口肉都舍不得吃,攒下来的钱都捎给父母。有位大工看他老实,整天也不多话,来了就闷头干活,也不会偷懒,就把他带身边递砖,有意无意的教他大工活儿。魏钊不傻,学的自然不慢,干了两年,就成了大工。

加入了建筑队,一直跟着师父干,只是从搬砖扛水泥的小工儿变成了大师傅。

想起那段日子魏钊都想哭,那时候,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夏天大太阳晒得人能脱层皮,抗石灰不小心烧到,就得疼上半个多月,手脚都是血泡,浑身没个好地方,这些他都能忍。可每次给家里捎了钱,家里人从没给带过一句安we_i的话。到了最后,他心里唯二惦记着的,就只剩当初的包工头儿——后来当了老板的许叔,还有教自己大工的师父。

一直到他出事前,魏钊每年年节都会买东西给两位恩人拜年。每次去那两个人都要跟他喝一杯,老板那么有钱,却每次都是直接把他拿去的酒拆开,爷俩一块儿喝。他知道,老板这是不嫌弃他。到师父家,师父师母也拿他当儿子待。

魏钊低头蹭蹭流下的眼泪,却见手里攥着的石头子儿一闪,他就坐在了草地上。

作者有话要说:打滚,最近好懒啊好不想收拾房间

☆、空间

3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