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1 / 2)
('<!--<center>AD4</center>-->那时候过年农村还没有多少好糖,一般都是一种没有包装,外表沾满糖渣儿的糖球儿或者橘子瓣儿形状的散糖,也有些人家会买点小孩儿酥什么的带包装的糖掺在里头。魏钊爸今年过年没回家,但是给家里寄了钱,还写信说赚了钱,魏钊妈才给小儿子买了一把奶糖,没想到魏明还偷偷给魏钊留了,魏光都没吃着两块,魏钊妈挺不满意,可小儿子哭了,还是说了大儿子两句。
魏钊哄好魏明,想了半天不知道怎么开口。魏钊妈也不说话,抱过小儿子,明显是不待见这个二儿子了。魏钊抿抿嘴,“妈,我来是想问问,我那地,我想自己种,你......”没等魏钊说完,魏钊妈噌的站起来,“怎么着,是老姑奶让你来的吧?我儿子都给她了还想惦记我这一亩三分地?你吃穿这么些年怎么不说给你妈点儿,张口就是要东西?你的地?你的地这么些年还不都是我跟你爸累死累活的打理,哦,现在来找我要地来?多新鲜,交粮的时候怎么没见你说你的地?这翅膀儿还没硬呢就想挪我啊,没门儿!魏钊我告诉你,你个小崽子自己想想这么些年是谁把你养大的,谁是亲的,出去俩月自己亲妈都不认识了你?个白眼狼,白养活你这么大啊我。”
魏钊狼狈的从他妈那跑出去,堂街门口站了好几个人,都是魏钊妈那大嗓门儿招来的,看见魏钊出来都散了。
魏钊回了家,把刚才的事儿跟他奶奶说了。魏奶奶叹口气,“算了,不给就不给吧,魏钊啊,甭记恨,那毕竟是你亲妈。”魏钊点头没“奶,我知道,那是我妈,甭说她打我骂我,就是要我命我也不能说个不字儿,养育之恩我不忘。”魏奶奶m-om-o他脑袋,“我们魏钊啊,是个有担当的,明事理啊!”于宝抱着魏钊的胳膊,听着两人的话,没插嘴,只是眼里似乎有光闪了闪。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吃过晚饭大伯一家就来了,听人说了魏钊回家的事儿。魏钊跟大伯把事儿说了一遍,末了,又说,“大伯,这事儿你老甭管了,那地我不要了,也是我不对,我妈骂的也没错。你老也甭生气,因为这点儿事儿不值当的,啊。”大伯抽着烟,没说话,可脸都气红了,听见魏钊这么说,只能叹口气,“大伯不生气,你呀,以后少跟你那爸妈来往,不是大伯说话不好听,你那妈,你惹不起啊。”魏钊答应了,又说了会话,大伯他们就回去了。
魏钊出去送,大伯说:“二儿,甭急着要地,你现在小,你老姑奶岁数也大了,现在也种不了,粮食甭担心,大伯出,等过几年分地了你也大了,到时候再种不迟。”魏钊本想拒绝,又一想,还是答应了,现在要大伯的粮食,以后若真有事,给大伯大伯才能没心理负担,就算不出事儿,等以后再孝敬大伯也一样。这么想着,魏钊伸个懒腰,放松下来,牵起于宝,“走,回屋,睡觉了。”
作者有话要说:最近在追两个文,一个网游一个兽人的,所以,实在是懒得写文啊嗷
☆、退学
17
发言的时候不都有那么句话么,说“时光如水,岁月如梭”啊,一晃眼,就是十年。
魏钊跟于宝今年都十八了,过了生日就该领身份证了,魏钊退了学。因为这个于宝耍了好一顿脾气,因为高中得去隔壁的冬玉镇上,离家20里地,只能住校。这些年被魏钊惯的没样儿的于宝让魏钊很是头疼,吃饭睡觉都得在一起,要是魏钊对谁笑的欢快点儿回家就得受这祖宗批判,不过自己养大的孩子么,再惯着也甘之如饴。
村里魏钊十二那年分的地,每人一亩三。魏钊家四亩地,一开始都是大伯跟魏国帮着种的,这些年人们也渐渐认可了机器收割,不用再拿个镰刀挥汗如雨的,倒也没显出多累。
魏钊这回说不上高中,魏奶奶其实也不愿意,可他坚持,也就没再说什么了。哄好小祖宗,魏钊就专心在家伺候这四亩地,还有三分菜地。魏钊又在河边自己开垦了一分多地种了高粱,收了就给大伯家和自己家刨笤帚,还
', '')('<!--<center>AD4</center>-->能做点高粱米饭吃吃。
9月份,夏天正热的时候已经快过去了,道边儿上都是一人环抱的大柳树,地里又都种的玉米,所以现在柳坑村几乎感觉不到那种酷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