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1 / 2)
('<!--<center>AD4</center>-->儿,心比豆腐还软,亲妈怎么着,就他俩那俩亲妈,来一个揍一个!哼!尤其魏钊他妈,占便宜没够,吃亏难受,就知道刮魏钊。
春去秋来的就到了2011,魏钊把地里庄稼都收完之后一粒儿没卖,全装在粮仓里这几年他一年买俩一年买俩的攒了整整十二个粮食囤,收回来的粮食晒干之后都装在里头放在后院小屋里头。而且在那个没人知道的小家里,还有很多粮食,那些粮食一直就是那么扔在空地上,魏钊看着这么些年还是跟刚收的时候一样,后来那地里就被他载了好些北方载不了的果树,结了果儿,到季节他就会拿出去卖,说是进的货。只有于宝知道,魏钊那些水果都是他变出来的。曾经他还一度以为那水果买回家就会变成石头,白骨精不就是那么干的么?不过后来发现那是他想象力丰富了。
前院儿的门口魏钊种了两棵梨树,剩下的地方就种的都是菜,因为围墙过高,照到太阳的时间不多,所以种的都是些好活的。有粮有菜有水果,近几年收集的煤都堆满了后院儿,连打火机都预备了两抽屉。于宝这几年天天看着魏钊神经兮兮的往家里囤东西,钱到手就会立马换成这样那样的东西。现在凡是能放东西的地方都放满了,魏钊还在为在哪能搭个猪圈转圈。于宝觉得,他们家魏钊,好像真魔症了。
这得亏这院子大啊,要不然哪禁得住魏钊这么折腾。
魏钊把钱花的一分不剩,但心里却终于放下了,如果没有什么末世当然最好,就算真有了,他和于宝有了这些也能活个一年两年了。要是东西没了,还有小家顶着呢,那里头他还藏了不少东西。
魏钊给即将来临的灾难做足了准备,终于能歇着了。想着他们家小孩儿说了好几回想吃那啃的鸡的,还要有玩具的,魏钊骑着汽油小三轮儿就出发了,兜里揣着刚卖晚玉米的三千块钱,去了县城。
到了地儿直接跟人问了有玩具的吃的,买了。又买了好几个全家桶,反正他不愁吃穿了,钱花起来跟流水一样,去超市捡那不容易过期的辣酱调料油盐米面什么的买,把钱花个精光。超市结账的时候后边儿排队的脸都绿了。最后东西是人家超市给拿松花江给他送回家的。
给魏明送了个全家桶,又给大伯家送了一个,剩下三个都给于宝的,连着俩儿童套餐。于宝见了一口咬在他脖子上,魏钊嘶嘶的叫唤还不能躲,“祖宗,诶,我活祖宗,又怎么了?快别咬了,你牙不疼了?”
于宝看都咬出血了,气哼哼的坐一边儿,傻魏钊,买这么多,又把钱都败光了。
魏钊看小祖宗脸色就知道怎么回事儿了,抱在腿上搂着小孩儿哄了又哄。这么些年他这以人爹自居的都是这么过来的到了现在小孩儿都二十四了还这么抱着他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可别人就不一样了。
大伯进屋看见那俩恨不得能粘在一起的样子,愣了下,觉得这俩小子这么大了还老搂搂抱抱的,忒怪气。回家就跟自己老婆说了,大伯母一想说是不是俩孩子都没媳妇儿显得,早该说了,也是我没想起来,魏钊都二十四了,赶明儿给他介绍一个。
那边大伯两口子这就商量下了,这边儿魏钊还不知道自己就要大难临头了,嗯,也许是祸福相依?
作者有话要说:猫是个宅,最不喜欢的事情是出门。不过前两天还是出去了,因为有事,后来路上碰到好久不见的朋友,他看见我觉得很惊奇......他说:“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我问:“回哪?我压根儿没出去过。”他更惊奇,不,简直就是惊悚了,说:“......半年多没见着你了,连球球都不上,我一直以为你在外面上班......”我...:“没,我就在家宅着。”朋友流泪奔走了,说:“其实你是小日本儿那学过忍着吧?”我......我也不是故意的么。注,我朋友家就住在跟我家隔了两排的大街。
☆、摊牌
22
魏钊大伯母的动作挺快,晚上商量好了第二天就
', '')('<!--<center>AD4</center>-->找三姑六婆的打听哪家有合适的姑娘去了。别说,还真有这么个看的上眼的。姑娘是村里一个媳妇儿的远亲,今年二十二,大专刚毕业,长的一般,但xi_ng子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