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节(2 / 2)

“哦?温瑾最近主要在打理这件是?她终于知道要关注朝臣之外的事了?朕的女儿真是长进了。”皇帝看着禀告此事的大太监,脸色不变,不清息怒。

“大公主殿下年岁渐长。”皇帝的总管太监刘禹斟酌着这样说。

“朕这个做父亲的当然要帮帮女儿,说来朕这么记得此事是杨阁老报上来的?”皇帝手指敲着手里的奏折道。

“是的,陛下,您还让杨阁老的女婿从翰林院调去负责这件事。”刘禹躬身道。

“哦,朕记得,少年传胪,

', '')('<!--<center>AD4</center>-->朕还想瞧瞧他愿不愿意娶宗室来着,想不到被杨阁老抢先了。听说她们还有个很出名的曲子?叫什么来着?”洛阳边上的南枫山上的事皇帝自然不可能不知道,只不过他也是战场上下来的人,不会在意这些。

“苏庶常,名檀青,字泊明,曲子不曾命名,不过听过的人称为《千鸟百兽鸳鸯曲》。”刘禹就是不知道也能马上查出来,不过他既得皇帝宠信,自然是让皇帝觉得他很顺手,极少有需要再查的时候。

“庶常?嗯……庶常……那就以这次的功劳特许她们夫妻参加今年的丰收宴,并赐入值侍班。”丰收宴就是庆祝丰收的,跟她们的功劳十分符合。入值侍班是把苏檀清从翰林院直接拎到皇帝身边,近侍皇帝就会哟更多的机会平步青云。

不过皇帝的主要意思是:这个人是皇帝慧眼识珠送过去研究高产作物,现在说他功劳大,也就是说皇帝的眼光很好,高产作物也是在皇帝的指导下出现的。该赏的人皇帝已经赏了,所以说已经盖棺定论了。杨阁老跟苏檀清的功劳是在皇帝的指导下完成了高产作物的培育与m-o清习xi_ng,其他人就没有功劳了,当然皇帝发话了,你们出力推广是理所当然的事。

也就是说不论谁帮忙推广,那都是皇帝的英明指导,是要归功于皇帝的。你不干,那就是跟皇帝对着干,跟天下百姓对着干。

不过这事其实在武明德的算计之中,消息本来就是她给皇帝的。就是要刺激所有人出手。她并不介意皇帝的声望高些,她是要继位,不是要夺位,没必要把皇帝拉下来,那样在史书上太难看了。

原本苏檀清的收成还没出来就接到这样的旨意是有些意外的,但在宫宴上见到了武明德的时候就猜到了一点,再加上杨十一娘在一旁传音解释,苏檀清也猜到了大概。

其实在努力推广的整个过程里,杨十一娘比苏檀清积极得多,也辛苦地多,但现在属于她们的那部分功劳全落到苏檀清头上了。苏檀清也知道这是社会大格局决定的,但还是会有些不开心。

杨十一娘却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苏檀清看了看这个欢声笑语的宴会,发现没人注意自己,就侧头跟杨十一娘说话。

“这个康平帝怎么不但脑子不清楚随便分功劳还喜欢乱来,赏的什么啊,这是赏吗?这是折磨吧?不但逼着我们来这种无聊的宴会,还把我从悠闲的家里调到忙忙碌碌的皇宫去。”

“哪能这么想?”杨十一娘无奈地想像往常一样揉揉苏檀清的耳垂,不过想到场合不对,只好传音说话。“对别人来说这的确是赏赐,谁会像你这样想啊?而且功劳不论怎么算都是我们的啊,你不是一直说我们不分你我吗?”

“哼,就算我们之间不在意,他对明德也不像对女儿吧?”不过苏檀清也知道天家无亲情,只是随口一说而已,很快就跳过了。“最重要的是——我不能再住在庄子上了,还得每天去上班,好可怕……”

“好啦好啦~”杨十一娘‘顺毛’道,“我会回去陪着你的。而且只剩一年就可以选馆重新换职位了。到时候就可以想办法找一个轻松的官位了。”

“一年……这肯定是庶吉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