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节(2 / 2)
然后‘老爹’没让她进禁军镀金,回来袭爵,而是让她外放去当一个县令。不过苏毓敏喜欢这样答安排,这么快就困在洛阳一点都不好玩。
', '')('<!--<center>AD4</center>-->再然后……苏毓敏就遇到了快让她把头发愁白的情况……
管理一个县对苏毓敏来说并不难,发展的那几项都是定了的,只要舍得本金,农业商业不难。
有了收入之后,再发展水利跟建筑之类的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些都是按部就班的事,苏毓敏需要加大力度的就是教育方面,所幸她老爹就是干这个的,缺谁也缺不了苏毓敏的。
只需要说服别人把锁在家里的女人放出来,现在是发展阶段,苏毓敏也不吝那点钱。
虽说有些人是觉得苏毓敏只待三年,犯不着得罪她,不过苏毓敏也可以等三年后把人带到承志书院去,已经被开拓见识的人,再想把她困回去就难了。
再说了,只要有人有了出息,还怕没人效仿吗?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苏毓敏就是在跟‘破四旧’这件事斗智斗勇的时候,认识了李孙氏——一个小寡妇,望门寡。望门寡说是嫁进去,但是到了那里其实跟丫头差不多。
直接跟官面斗争是不太会有人干的,不外是阳奉yi-n违、装聋作哑、欺上瞒下等等,苏毓敏总要找个口子做突破口,年纪轻轻被去进去冲喜,然后没等成亲就守了望门寡的李孙氏就进入了苏毓敏的视线。
如果是苏檀清,肯定是找最不麻烦的方法——给点好处李家,然后做场戏,虽然可能不少人心知肚明,但是也不会有人戳穿,也没办法戳穿,然后见到好处自然有人凑上来,后续就不需要插手了。
而苏毓敏毕竟年轻,这种方法她不是不懂,就是不太愿意这样做,于是就直接宣布没成亲,孙氏不是李家的人,然后就把人抢出李家了。
众人:“……”
要不是苏毓敏是女的,早就传出新来的县太爷强抢民女了……
当然苏毓敏做的破除旧习的事不止这一件,包括什么半‘自愿’半强迫地让人家女儿入学……
这第一件虽然那时觉得奇怪,到了后来也就不奇怪了。
这个李孙氏——不,孙二丫——孙尔雅就成了这个德喜县的基础书院的第一个学生了,当然,是半工半读的。
说是半工半读,其实要做的也不是很多,就是负责饭菜而已,还有别的半工半读的或者打扫,或者分配资源,以及其他。当然家境不错的苏毓敏还是要收钱的。
男的也收——承志书院的先生的名头很大,也有来求学的,只不过一有劣迹就遣回家,跟女子也得分开坐——这里的风气、学生素质跟洛阳没得比。
因为觉得自己比不上女人丢脸不读的苏毓敏也不管,走了就别回来,只有女子是苏毓敏的重点——科举的成绩对苏毓敏来说可有可无,民风才是苏毓敏的重点。
苏毓敏从小也是被苏檀清养刁了胃口,虽说其他的不是吃不下,但是有条件苏毓敏愿意亲手做饭来吃。
跟负责厨房的孙尔雅的接触就不可避免地多了起来。而孙尔雅也不过十五六的年纪,在早熟的苏毓敏眼里,这只是个还需要呵护的小妹妹而已。
苏毓敏习惯了逗弄妹妹然后重新逗着炸毛的妹妹开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