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蠢蠢欲动(2 / 2)

不但如此,《明朝那些事儿》的实体书也是十分火爆。

截至2020年,《明朝那些事儿》的正版图书总销售量突破三千万册,连续多年位居中国历史类图书销量第一,并在往后的时间里多次再版。

《明朝那些事儿》还被翻译为日、韩、英等多国语言,畅销海外。

可以说,在当年,这是一部现象级的作品。

它的出现,极大的推动了通俗历史读物的繁荣,降低了历史阅读的门槛。

不管老人小孩,文凭高低,只要识字,都能看得懂这部“小说式的史书”。

周硕来到平行世界之后,早就发现了龙国通俗历史读物贫乏的境况。

当今龙国的通俗历史读物非常稀少,而仅有的几本,全都是写给小学生看的。

这些读物既然是写给小学生看的,语言不免就偏于幼稚,内涵也仅限于塑造三观,有的读物甚至存在常识性错误。

因此,通俗历史读物,存在着大片空白,有着非常巨大的市场潜力。

周硕其实早就眼馋这部分空白的历史市场了,只不过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发布平台,恰好这次围脖又发来了约稿邀请,周硕就从善如流的在这里连载了。

《明朝那些事儿》有很多版本,连载版本较为粗糙,最完美的还是经过当年明月多次精修的实体版本。

这一版全文共147万字,即便周硕每天除了吃饭睡觉都码字,那也至少需要一个月。

好在是连载,只需要稳定更新即可。

当然,以周硕的性格,肯定是先存个几十万字的稿子,然后有空了又写点,这样就可以一直发存稿,有没有什么紧迫感。

于是,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周硕就把自己关在了房间里码字。

码字累了就逗逗猫,或者跟学姐一起散散步,倒也不算太辛苦。

……

然而周硕不知道,就在隔世闭关、疯狂码字的时候,几个跳梁小丑,正在阴暗处蠢蠢欲动。

这群跳梁小丑不是别人,正是以张子良为首的学阀团体。

前文提到过,这位张子良教授乃是京大文学院的学术泰斗,屹立半个世纪而不倒,门人弟子无数,端的是一棵苍天巨木!

原来当时周硕报考京都大学之前,张子良教授和刘清澜教授就曾为了争夺周硕这块良才美玉而互不相让。

后来周硕因为刘清澜教授学贯中西、博通古今而选择拜入他的门下,张子良教授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心里却是老大的不乐意。

他门下的徒子徒孙,更是认为周硕分明是看不起张子良教授,还有人觉得刘清澜教授是靠美人计才将周硕收入门下,早就愤愤不平。

总之,他们单方面的认为,双方就此结下了梁子。

这次周硕要在围脖发布历史题材新作品,网上议论纷纭,其中不乏一些批评者。

张子良的徒子徒孙见状,不免蠢蠢欲动,认为雪耻的时机到了。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