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学术斗争(2 / 2)

不过,在周硕的认知里,自己和他们并没有什么冲突,完全是他们单方面认为和自己结了梁子。

“不至于这么小肚鸡肠吧……”

周硕虽然不太敢相信,但他作为经历过后世体验服版本的人,对于人类的多样性,有着深刻的认知。

于是他带着疑惑给老师打去了电话,刘清澜教授一听事情的来龙去脉,当场就断定:“不用怀疑,这些在背后搞风搞雨的就是张子良的徒子徒孙们。”

刘清澜虽然入行比张子良晚了几十年,但他也勉强可以说是和张子良同一个时期的人物,对于张子良的霸道和狠辣,他早有耳闻。

刘清澜教授立马就找到了问题的核心:“你对自己的新作品有信心吗?”

不管网上怎么打嘴仗,不管对方怎么黑他,归根结底,作品的质量才是一切的根本,只要作品质量够硬,一切的谣言、一切的质疑,都将不攻自破。

周硕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他在看到网上的讨论之后才能如此淡定。

周硕肯定的说:“除去几首诗词、几篇文章之外,这部作品,将是我创作以来,最有深度的作品,在销量上,它绝不会比《射雕英雄传》差。”

周硕并没有夸大其词,作为通俗历史读物,《明朝那些事儿》的受众群体,要比《射雕英雄传》广泛得多。

《射雕英雄传》虽然在武侠界地位非常之高,也非常受到读者们的喜爱,但它毕竟是消遣性质娱乐小说,不但阅读起来需要一定的门槛,而且被一些家长和老师们视为“不务正业之书”,受众群体有着一定的局限性。

想要消除这种局限性,还是得靠影视化。

《明朝那些事儿》则大不相同,这本书的语言浅显易懂,即便是连小学生都看得懂,可以说是没有阅读门槛。

而且这本书作为通俗历史读物,并不会受到老师和家长们的排斥,学生们阅读时,不但能够体验到阅读的乐趣,还能积累历史知识,老师和家长们巴不得他们多读这样的书呢!

幽默诙谐的叙述方式,才是这本书最大的优势!

因此,实体书上线之后,《明朝那些事儿》的销量,绝对要超过《射雕英雄传》许多。

刘清澜教授听到周硕这么说,顿时放下心来:“那就没什么可担心的。我先找几位专家学者在网上为你说话,让网络上的舆论不至于一边倒;等你的书出版了,我请找一两位史学界权威的前辈为你作序。到时候对方的手段便可不攻自破。”

对付这种见不得光的跳梁小丑,只需要用堂皇正大手段。

只要周硕的作品质量过关,再加上权威巨犇愿意为他作序背书,即便对方手段再多,也掀不起什么浪花来。

“那就麻烦老师了。”

“说的哪里话?”刘教授笑了笑,“这本来就是两个学术派系之间的斗争,并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

……

挂了电话,周硕脸上忍不住浮现出一丝冷笑:“好一个张子良!好一个学阀!看样子你比郭先生还要霸道得多!你最好有郭先生一样的本事才好!”

“来而不往非礼也!”

周硕的准则,向来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人若敢犯他,他也绝不会心慈手软。

于是周硕叫来了孟思齐,对他吩咐了一番,准备给张子良这个学阀团体一个惊喜。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