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论文答辩(1 / 2)
('一眨眼,就到了四月。
正常本科生答辩,一般就三位老师:一位答辩答辩组长,两位评选老师。
这些老师要么来自本校,要么来自外校,或者是二者交叉混合,总之都是相关领域的大佬。
这三位老师分别给你的答辩打分,然后平均分,这就是你的论文答辩分数。
只要答辩成绩及格,答辩组长拍板可以通过,那么你的毕业论文答辩这一关,就算过了。
早些年的时候,论文答辩不怎么讲究避嫌,基本上都是本校的老师,有时候运气好还会分到自己的导师手底下答辩。
假如你能够好运的被分到自己导师手底下,那么你就可以看见“你先退下,且看为师舌战群儒”的名场面。
包躺过的。
后来可能是因为导师们放水放得太多了,也为了防止学阀们只手遮天,渐渐地开始要求和外校的老师混合交叉答辩。
为了避嫌,学生被分到导师手底下答辩的情况也越来越少。
再后来,答辩的论文上连导师的名字也不能出现了。
周硕的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当然跟普通本科生不一样。
这是重大学术成果,不但要邀请外校的专家一起来评审,而且还破天荒的设置了公开答辩环节。
陈观堂这一安排的用意有两个:
第一,这毕竟是首例以学术专著进行毕业答辩的创举,想要让人挑不出毛病来,就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第二,陈观堂是存了一些炫耀的心思在里面的,他想让京都的各大高校都来看一看,他们京大培养出来的学生有多么优秀,顺便见识一下传说中千年一见的奇才,是怎样的风采。
周硕答辩那天,整个教室里黑压压的坐满了人。
这次陈观堂不但请了外校的专家,而且是大请特请,业内顶尖的大佬们,几乎都被他请了过来。
这些人大多是“文学理论与批评”这一领域的专家,还有一些是古典美学和哲学领域的专家。
一些专家甚至还带了自己的学生来旁听,本院也有一些学生听说了周硕公开答辩的消息,跑过来旁听的。
本来周硕答辩的地方选在一个大的阶梯教室,大约能容纳一百多人的样子。
但来旁听的人实在太多了,答辩还没有开始,教室里面的位置就已经全被占完了,许多本院的学生,甚至自己带了凳子,坐在过道和其他空地上旁听。
甚至还有一部分人站在门外,伸长了脖子看的。
陈观堂大感失算,于是大手一挥,临时将场地换到了一个平时留给学生们举办一些团体活动的小礼堂。
这个小礼堂小礼堂大概能够容纳三百多人的样子,安置这些旁听的学生想来是绰绰有余的。
一群人以陈观堂为首,浩浩荡荡的往小礼堂走去,路上许多不明所以的同学也来凑热闹。
在得知是周硕公开答辩之后,他们也兴高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