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亲眼所见(2 / 2)

周硕像是完全没有注意到后面的两个人,他从王乐宸手中接过宣纸,铺到那张木质的,保存了几百年的包浆的桌子上。

然后把调好的墨汁倒进砚台里。

这墨汁虽然不是现磨的,但它一倒出来,整座楼里就充满了一股清香,显然是上好的墨。

王乐宸自觉地帮周硕把宣纸的边缘压住。

只见周硕将羊毫笔蘸满浓墨,然后在砚台边缘舔了舔笔尖。

笔尖落在在宣纸上,像是在起舞,一行云流水般的字迹便自笔尖倾泻而出。

几人凝神看去,只见上面写着: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蘋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周硕本来自己就自学过书法,自从拜刘教授为师之后,又得到这位大家的指点,每天都会坚持练字。

两年下来,已经脱胎换骨。

他的虽然还称不上自成一家,但法度森严,笔力稳健,已然深得书中三味。

此刻他心有所感,与眼前之景,胸中之意完美契合,下笔更是如有神助,毫无滞涩。

匾上那“烟波世界”四个字仿佛指路明灯,在他脑海中大放毫光,指引着他的灵思。

周硕渐入佳境。

那支羊毫笔在他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收放自如,从容自若。

后面的几个人静静看着,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生怕打断了周硕的思绪。

李清清早就听周硕吹嘘过自己怎么样文思泉涌的写出《致橡树》,也听他讲过怎么样在考场上写出《滕王阁序》。

但毕竟没有亲眼见过。

因此,她并不能完全真切的感受到那种“蚍蜉望青天”的震撼。

而在今天,终于见到了。

其他人也是一样,他们都听说过网上关于周硕的各种传说,但没有一个人亲眼见过。

今天,他们幸运的见到了。

李清清心里充满了自豪,她温柔的看着正在奋笔疾书的周硕,眼神都要拉出丝来。

后面两个女书迷的眼睛里,也全是小星星。

至于王乐宸,眼镜男和摄影师,他们眼里全是高山仰止。

看着宣纸上的文章,字里行间的那种行云流水的意境,令他们沉醉不已,几乎要忘记了呼吸。

只见周硕写完一段,又蘸了一毫浓墨,稍加思索,便另起一行,下笔如飞: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待周硕落下最后一笔,他们才敢深深呼出一口浊气。

然后,大观楼里才响起一声雷鸣似的喝彩:

“好!”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