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紫禁城下一红袍(1 / 2)

('出紫禁城。

离了小太监的视线。

张允修终于可以一吐心中不快。

“狗皇帝!一千两都不愿意资助!”

一边骂着,他坐上了回府的马车。

不过张允修是有心理准备的。

历史上万历皇帝就是个爱财如命的铁公鸡。

适才,张允修提起办报纸,可谓是吹得天花乱坠。

“广纳天下士子之言,传播万法真理,针砭时弊!”

“陛下不要让清流霸占了话语权!”

“陛下只要你入个干股,今后赚钱必定如流水啊!”

“陛下你也不想成日被那些文官大臣欺负吧?”

万历皇帝一脸古怪地看向张允修,那眼神里好像在说,欺负朕的不就是你老爹么?

总之,张允修把话头都说干了,也不见万历皇帝肯掏腰包。

皇帝甚至还眯着眼睛,用怀疑的眼神说道。

“你该不会要写《金瓶词话》那种风俗话本吧?”

张允修很生气。

狗皇帝怎么凭空污人清白!我张允修是那种兜售淫秽出版物的人吗!

除非我赚不到钱了,要倒闭了,从皇城楼上跳下去,不然我绝对不会干这般龌龊之事!

不过,张允修总算没白来。

《大唐狄公传》拉近了和皇帝的关系。

报纸也得到了皇帝的通气,报纸的发布,必然会受到东厂和锦衣卫的关注。

皇帝可能不在乎自己办的报纸,可和“领导”汇报,将“领导”当回事很重要。

这就是张允修跟老爹不同的地方了。

开启金手指的这些日子,张允修对万历皇帝进行了剖析。

单看历史,万历皇帝是个极其重感情的人。

这或许,源自他儿时的情感缺失、缺乏安全感的生活。

万历的爷爷嘉靖皇帝,信奉“二龙不相见”,严重到什么程度?

《明史纪事本末》记载:“自是裕、景二王不获见上者十余年”。

两个儿子都十几年未见老爹,可见嘉靖“魔怔”到什么地步。

甚至,对于出生的万历皇帝,也没有例外。

不听不见不闻,凡是裕王府邸里的喜庆之事,一概都不能让嘉靖知道。

自古以来,皇子出生后一百天,便要为其命名。

直到快要五岁,万历皇帝才拥有一个正式名字,但那已经是嘉靖死后,老爹隆庆登基的时候了。

古人无名,就不入族谱,与野人几乎没什么区别。

从前,万历皇帝没有感受,长大了心中怎会不膈应?

自小祖父的冷漠、叔叔窥视、朝廷波云诡谲,让万历深感人情凉薄,也对难得的情分极为珍视。

到了什么程度?

后来郑贵妃极其受宠,为了能让她的儿子登上储君之位,万历恨不得对抗所有大臣,掀起“国本之争”。

当然,重情分是另外一方面,你触及到皇权,一切的情分都是白搭。

这也是老爹张居正处境之尴尬。

张允修早早洞察了这一点。

他有信心,在不触及底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 '')('线的情况下,与皇帝成为亲密无间的发小,如嘉靖的奶弟弟陆炳一般。

都说男人有三铁,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一起嫖过娼。

张允修与万历皇帝也算是同过窗的。

若是可能,今后还可以带万历嫖一下嘛!

脑袋里一阵胡思乱想。

“少爷,到了。”

外头车夫的声音传来。

“知道了。”

想明白了这些,张允修不由得浑身都是干劲。

他起身下车。

如今有了皇帝的背书,再多获取一些“天使投资”,这报纸就可以开起来了。

至于老爹张居正?

理应不会坏我好事吧?

明朝中后期天气寒冷,即便是到了三月份,天气说变就变。

紫禁城,早上还阳光明媚,下午便下起了小雪。

张居正踩着黑色皂靴,素纱冠凝着雪花,朱红色的朝服在白雪之中异常显眼。

雪花落在张居正额头,他倒也不打伞,任由雪花打湿了衣裳。

东华门值守的老太监,看到这一幕,连忙打起油纸伞,过来给元辅大人撑着。

老太监与张居正熟络,笑着说道:“冯公公,和咱吩咐了,见到元辅引您去暖阁外的廊庑先歇息。”

“嗯。”

张居正从喉咙发出声音,脸上一丝不苟。

“陛下和朝堂诸公还未到么?”

老太监讨好说道:“陛下说了,下了一场瑞雪,今日的午朝推迟半个时辰。”

张居正瞥了一眼老太监似有些不悦。

老太监干劲找补说道:“瑞雪兆丰年,瑞雪兆丰年,这是好兆头。”

“若真如此,那便是好了。”

张居正叹了一口气,终究没有发作,朝着老太监说道。

“不必去暖阁了,我先去内阁公署看看奏章吧。”

听完元辅这话,老太监这才松了一口气,点头说道。

“也可。”

内阁。

外头风雪不减,张居正埋头阅读批注案上的《贞观政要》。

他在书页上落笔。

“魏征死,太宗毁碑.”

台阁体蝇头小楷跃然纸上。

此时,外头传来太监的通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