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天下竟靠张士元一人?(1 / 2)
('赵睿正在后头亦步亦趋,却不料突然迎上海瑞的目光。
“啊?”
他没想到,这位闻名天下的海青天,竟然找自己问起了计策。
“这个.小人小人”
赵睿有些紧张,脸上雨水与汗水混杂在一起,憋了半天才说道。
“小人想来.许是另起炉灶?”
“什么意思?”海瑞不解地说道。
赵睿挠了挠头,很是不好意思的样子。
“小人脑袋里头就蹦出来这个词儿,却不知怎么解释,想来张同知定然是知道的。”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从前于京城,张同知便常常逆势而为,可却每每皆能够化险为夷,成就一番事业。”
“说起来,小人最为佩服的便是张同知,他乃是京城少年人中翘楚,有着经世之略
想来本次江南之祸,有着张同知助阵,定然能够马到成功,杀一杀这群江南士族的锐气!”
海瑞忍俊不禁。
这张允修到底给赵睿灌了什么迷魂汤,能够让此人这般死心塌地?
然而,想了想自仁民医馆救助苍生,再到西山收纳流民,还有这江南惠民之策。
一桩桩一件件,即便海瑞再对张允修行事风格不喜,可也不得不承认,此人之惊才艳艳!
海瑞神色复杂,心里有了些计较。
若有机会,必然要去一趟京城,好好将那张允修拨乱反正!
可回到江南之事上,他又是喟然长叹,紧紧盯着赵睿,发出由衷地疑问。
“难道.这普天之下尽数要靠张士元一人?”
“这”
赵睿脸上露出一个笑容。
“海宪台明鉴,张同知一人之力固然有限。
可还有西山数万百姓,还有元辅张先生,还有张佥事,还有殷巡抚与海宪台
大家群策群力之下,再有着陛下的支持,这天下有何事不能为?”
海瑞表情愣住了,嘴角忍不住微笑,连连摇头说道。
“罢了,雨势渐大,我等先行回巡抚衙门,再做计较。”
天色渐黑。
秦淮河上。
洪水刚退去,这河上的游船画舫却已然漂了起来。
一时间夜晚的秦淮河,一片灯红酒绿的模样。
伴随着缓缓流淌的河水声,丝竹管乐再又响起,吴侬软语的女子唱音于河面上四处流淌。
有一处画舫雕梁画栋,其中时不时传来几人的大声议论。
“昔日王介甫推行青苗之法,肆意变乱祖宗法度,实乃大宋衰败之始依照老夫看来,这青苗、募役诸政,皆是祸国殃民之举!”
雕花红木椅上,王锡爵将怀中侍女手腕盈盈一握,抓着侍女的手,将其上的酒杯,递到嘴边一饮而尽。
一旁的王世贞两颊酡红,摇头晃脑地引经据典。
“《宋史》有记,青苗钱者,以常平籴本作青苗钱,散与人户,令出息二分,春散秋敛.”
话音未落,他便重重将酒杯拍在酒桌上,迸发出一声闷响。
“那‘王安石变法’本乃祸端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 '')('!”王锡爵难掩眼中怒意,“朝廷本当与民休息,若效仿其聚敛钱财,以青苗之法祸乱百姓,必然重蹈宋之覆辙,我大明危矣!”
王世贞眼中也带着愤恨:“张江陵之变法,相较那王介甫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今那张士元,又效仿宋之‘青苗法’,以借贷之名,行盘剥之实!
官府官吏届时强制摊派,我江南百姓只得卖田鬻子,闹得家破人亡!”
早在江南织造局开启“借贷”与“借纺织机”之事几日,这些老狐狸便已然是如临大敌。
嘴上说着“新法”与“王安石变法”将一同失败,嘴上说着此法将祸及百姓。
可真正刺痛他们的,乃是那“天工纺织机”,这是结结实实的在刨江南士族的根基!
即便这法子再好,再能够救助百姓,他也不能好!
“大人请吃酒。”
有一名侍女怯生生的模样,看起来不过是及笄之年,将一杯酒水递到了首位徐阶的嘴边。
徐阶瞥了一眼,将那酒水接过一饮而尽,眼里似乎要喷出火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