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陛下何故厚此薄彼!倭国来的女使节(2 / 2)

这安南使节阮文忠看起来略有些桀骜不驯,相比较之下这朝鲜使节李仁信便显得十分谦卑的样子。

使节态度的不同,自然也与双方国家地位有所不同,朝鲜如今倚仗大明的护佑,世代国王皆是称臣于大明。

可这安南却大不相同了,自明初黎利起义之后,明军在安南之地接连失利,安南历经黎朝莫朝,国内动荡不堪,即便是名义上将大明奉为宗主国,然而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 '')('实际上却暗暗有以下犯上之心。

此番大明开海,且要派遣一干大儒传教,安南显然是众矢之的,自然也是更为警惕。

当然,即便安南使节再蹦哒,也不敢公然反对大明,毕竟如今安南国内南北郑阮纷争不断,又有黎朝宗室复辟,可谓是乱成了一锅粥,各方势力皆需要倚仗大明这杆虎旗。

最为特殊的当属是倭国。

倭国使节细川幽斋身着深蓝直衣,头戴乌帽,与往日里倭国人蛮夷姿态不同,他显得温文尔雅。

细川幽斋俯身跪地。

“倭国国主,遣外臣细川幽斋庆贺大明皇帝元日之喜,愿两国邦交永固,海疆无波。”

“外臣细川伊也拜见大明皇帝陛下!”

一个脆生生的声音传来。

百官们才发现,这细川幽斋身后还跟着一名女子。

这女子穿着十二单衣,外层罗纱轻透,内层襦裙色彩层叠。

这种倭国贵族女子的装束,借鉴自唐朝的襦裙,可领口的神社纹样、腰间悬挂的青铜铃,又透着几分倭国本土的神道教色彩。

看起来算是雅致,可总让人觉得有一丝怪异。

“平身吧~”

万历皇帝指尖轻轻叩了叩扶手,目光掠过细川幽斋,最终落在那女子身上,不怒自威的样子。

“细川使节,尔奉国主之命来朝,为何要带一名女子入殿?我大明朝会,非王公贵族、使节重臣,岂容闲杂人等擅入?”

细川幽斋能被织田信长派到大明,自然是精通一些汉语的,来之前也做了许多功课,赶忙回答说道。

“还请皇帝陛下恕罪,此乃外臣之女细川伊也。”

“皇帝陛下~”

他话音刚落,这细川伊也便上前两步,再屈膝跪地。

此刻,站在万历皇帝身侧的张允修,才看清这女子的模样。

细川伊也的皮肤带着几分健康的小麦色,眉眼却生得灵动,眼尾微微上挑。

若以大明的标准来说,不过是中人之姿。

可在倭国,这般模样想必已是少见的美人。

细川伊也这副好不怯场的模样,已然令人惊讶。

更让众人惊讶的是,细川伊也的汉语竟比其父还要流利,吐字清晰,还带着几分江南口音的软糯。

“大明皇帝陛下在上,外臣女细川伊也,自幼诵读大明诗书,深慕上国文道昌盛.此番恳请国主与父亲,随使前来大明求学问道,只求能得名师指点,并非有意冒犯朝会规矩,若有不妥,还请陛下责罚。”

万历皇帝本欲发怒,可听这女子谈吐清晰,甚至还能偶尔用上一些典故,目的也是为求学而来。

他微微颔首说道。

“你一介女子,竟也通晓诗书,倒是难得。”

君臣与使节闲谈间,张允修这才猛然间想起来,这细川幽斋和细川伊也的身份。

也不怪张允修记不起来,这二人即便是在倭国的名气,也完全比不上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 '')('细川幽斋出身足利氏支系,本就是倭国名门之后,不仅是织田信长麾下的文化重臣。

更在诗歌、茶道、剑道上皆有造诣,传闻织田信长的许多外交文书,都出自他手。

至于细川伊也,更是倭国罕见的女文人,史料中记载她痴迷大明诗歌,曾搜集数百首唐诗宋词译成倭文,堪称“大明通”。

此番织田信长为了和大明合作,不仅续上了朝贡,还特意派父女来,显然是在先前的海上贸易尝到的甜头。

大明很霸道,很欺负人,可跟大明合作是真能赚到钱啊!

然而,张允修眯起眼睛,却从这里头品到了不一样的味道。

织田信长是什么人?那是连倭国本土的佛教、外来的天主教都视作统治威胁,不惜下令打压的狠角色,怎会真心让大明儒教传入倭国?

这父女二人,嘴上说着求学问道,不排除背后有其他心思。

此时殿中气氛已缓和许多。

细川伊也言语间越发从容,甚至引经据典,与群臣谈论起诗书。

“上国《诗经》有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伊也在倭国时,曾寻得一本残破的《唐诗选》,读至王之涣《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之句,只觉心潮澎湃。

自那时起,便一心想前来大明,亲身体会文道之盛,只求能‘更上一层楼’。”

细川伊也年纪不大,一副古灵精怪的样子,言语之间也皆是引经据典,一番话引得不少文官点头称赞。

番邦女子慕名来学,本就是彰显大明天朝上国风范的美事,谁不乐意见?

礼部尚书余有丁出列行礼说道:“陛下,这细川伊也贸然上朝会有所不妥,可期求学心切,尚且可以谅解。”

万历皇帝微微颔首,将目光转向细川伊也,面露微笑说道。

“如此说来,你此番前来,是想寻我大明的诗歌大家拜师?你且说说,心系哪位大家,朕亲自为你引荐便是。”

赏赐金银珠宝,万历皇帝还会心疼内帑,可只是引荐名师,既能显大明气度,又无需耗费分毫,这般顺水人情,他自然乐意做。

细川伊也脸上顿时欣喜万分,她连连行礼说道。

“谢陛下恩典!外臣女感激不尽!”

“不必多礼,”万历皇帝摆了摆手,“你且说吧,是想耿定向拜门下,还是随汪侍郎学诗?或是其他名家,朕都能为你安排。”

“外臣.外臣”

可话落之后,细川伊也却突然没了声音。

她低下头,手指轻轻绞着衣袖,脸颊泛起红晕,竟露出几分羞涩来,方才的从容模样荡然无存。

万历皇帝看出了端倪。

这恐怕是哪位大明才子被这位倭国贵女看中了。

他面露微笑打趣说道。

“尔不过是求学问,又不是议亲,怎的这般扭捏?但说无妨,朕与百官都听着呢。”

这话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阵低低的笑声,气氛愈发轻松。

细川伊也深吸一口气,似是下定了决心,她缓缓抬起头,目光穿过人群,直直落在殿侧那个身姿挺拔的少年身上。

她眼神越发坚定,声音虽轻,却清晰地传遍殿内。

“启禀皇帝陛下,外臣在倭国之时,便时常听闻贵国张士元大人之威名,大人年少成名却不恃才傲物,凭一腔赤诚为国为民。

他一干为国为民之举在倭国也便传颂,所传新学科学也为倭国文人所叹服,赞其‘有古之贤臣风骨’。

更遑论大人所传的新学科学,从格物致知之理到算学测绘之法。

伊也此番远渡重洋而来,并非为求金银赏赐。

心中唯一所求,便是恳请陛下开恩,允准外臣拜在张士元大人门下,朝夕受教!”

话音刚落,整个朝会都顿时安静下来。

百官们面面相觑。

张居正吓了一跳,看向这倭国使节的目光更加锐利。

万历皇帝瞪大了眼睛,身子微微向前倾斜,看了看张允修,又看了看细川伊也,脸上露出了似笑非笑的表情。

张允修虎躯一震,整个人有些发懵。

他怎么也没想到,这细川伊也的目标,竟然是自己?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