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大明欺人太甚?张允修他定然极好女(1 / 2)
('“失礼了~失礼了~”
安南使节阮文忠慌手慌脚地整了整衣袍,连声致歉说道。
“让二位大人见笑。”
他说起官话来,甚至还是一口两广腔调拐着弯,配上他那两撇鲶鱼胡须,模样实在是滑稽。
亏得朝鲜使节李仁信和细川幽斋皆是养气功夫深厚,才强忍着没笑出声。
可笑意刚压下去,三人便又陷入了沉郁的沉默。
他们皆非目不识丁的丘八,心里头自然清楚,窗外那铺天盖地的绚烂烟火,到底意味着什么。
难道真就是观赏之用?欢迎他们这些外宾,再庆贺一下元日?
李仁信长着张大饼脸,小眼睛眯在一起。
他望着窗外漫天华彩,发出声感慨说道。
“大明不愧是天朝上国,这般气象,若是能出现在我国,我李仁信死而无憾了。
依我看来,如今大明各处皆是物华天宝,若能开放儒道传播,与我等藩国互通贸易,倒是一桩好事。”
李仁信脑袋里头已经开始幻想,大明儒教正统抵达朝鲜,扫除一干弊病,让朝鲜也能跟这大明京师一般繁华。
“那烟火可做观赏,却也可做火炮!”
安南使节阮文忠率先坐不住,他拍案而起说道。
“二位难道还看不明白?如今的明国早已今非昔比!
从前的大明,好比是个体格健壮的壮汉,手里虽拎着刀子,我等虽敌不过,却还能借着天时地利周旋,叫他没法肆意跋扈。
可如今不同了——这彪形大汉的刀子愈发锋利不说,竟还捧起了书本!”
他言语中皆是忌惮之意。
可李仁信闻言笑了笑:“阮大使这话是什么意思?比起动刀动枪,以儒道教化、情理相劝,于我等藩国而言,难道不是更稳妥的事?”
“稳妥?”阮文忠急得一拍桌子,“比起硬刀子来说,这软刀子才最是杀人不见血!”
“阮大使未免多虑了。”李仁信连连摇头,“大明物资丰饶,岂是会觊觎我等搓饵小国?
依我看,与其琢磨这些虚无缥缈的事,不如想想如何谋求大明相助,这才是安南眼下最要紧的事吧?”
如今的朝鲜君臣,可以说是对大明死心塌地了。
阮文忠被噎得脸色涨红:“李大使你到底是哪国的使节?怎没有一点志气!”
李仁信也沉下脸来:“阮大使这是杞人忧天,还是别有用心?”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得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都齐刷刷地将目光投向了一直沉默的细川幽斋。
真要算起来,倭国国内虽说动荡,可军力却要比安南、朝鲜强太多。
海上倭寇之患,可是让大明头疼了数十年,历经三代君主才根治。
比之这二人的意见,这位倭国大使的看法才是更为重要的。
细川幽斋却端着架子,慢悠悠地端起茶盏,轻轻嗅了茶香,再轻轻呷了一口。
这动作很是讲究优雅,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 '')('甚至看得出来,在刻意模仿明朝的官员勋贵。
细川幽斋一脸陶醉的样子。
“这一壶江南龙井茶,在吾国可是万万喝不到的!若能够天天喝到,真可谓是此间乐不思蜀了!”
阮文忠和李仁信面面相觑,不用问显然已经得到答案了。
会同馆的一处院落中。
细川幽斋漫步而入,他早就换下那一身倭国直衣,改成了大明文人常常穿着的直裰。
除开他头上的月代头,看起来几乎跟个大明文人一般无二了。
可即便是细川幽斋的月代头,相较于一般倭国武士剃发的范围已然小了很多,依旧是带着一股子倭国味道。
细川幽斋神情复杂地抬头,又看了一眼天空中绚烂的烟火,最后将目光停留在房间那个倒影之上。
女儿细川伊也自朝会上回来之后,便一直躲在房间里头看书,那纤细婀娜的倒影,令多少大名家的世子嫡男疯狂追求?
可自己这个女儿,偏偏就是对于这些大名家世子置之不理,受着自己的影响,对于大明心向往之。
此番前来大明,不单单是织田信长的安排,更多的还是细川伊也自己的强烈要求。
“父亲大人是你么?”
屋子里头传来细川伊也清脆的声音,细川幽斋停顿了一下,微微点头说道。
“嗯。”
随后便轻轻推门而入,迎面便是看到角落里头的炭炉,挂在墙壁角落里头,烟道顺着墙壁通往外头。
细川伊也看出父亲的疑惑,捂着嘴巴说道。
“此乃是西山新出的炭炉,烧得乃是西山特制藕煤,通过墙壁上头的烟道,可大大减少屋内的烟气,也可令人安心睡觉。”
她发出一声叹息。
“只可惜,咱们国内没有此物,不然冬日里也会好过上许多。”
来大明京城之前,细川伊也还担心此地太过寒冷,却不想来了之后,除开皇宫内有地龙,便连这会同馆也装上了炭炉。
细川幽斋眯起眼睛说道:“伊也从哪里知道的这些事情?”
细川伊也眉开眼笑的样子,将桌上的一本册子扬了扬说道:“乃是新明书坊里头的半年刊,里头汇聚近半年以来《万历新报》之精华,女儿是从里头看出这炭炉的一干原理。
从前在国内,若想要看到报纸可是要费一番功夫,还要四处托人,拿到的也都不全。
如今女儿倒是可以看个过瘾。”
细川幽斋背着手,上前看了一眼,发现里头密密麻麻的包罗万象,不单单有大明最新的科技进展,也有各类日常新闻,甚至还有各种文坛学派交流的板块。
他眼前一亮,不由得有些眼热,可碍于身份还是咳嗽了一声,一本正经地说道。
“伊也啊~你觉得这明国如何?”
细川伊也察觉到父亲言语之中微妙的情绪变化,不由得疑惑说道。
“父亲何出此言?”
她抬起头想了想。
“女儿自然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 '')('觉得是极好的,明国地大物博,京师繁华令人流连忘返,几乎能在此处寻到一切所需之物。
明国的城池也是雄伟,兵士们各个皆是大国气派。
最为关键的是,此地文道昌盛,不单单能寻到科学新学,还能寻到心学理学,文人有所朝气,百姓也能够安居乐业。
便说那炭炉。”
细川伊也指了指墙壁上头的炭炉,不由得发出一阵感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