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节(1 / 2)
('<!--<center>AD4</center>-->一趟,让我一尽地主之谊。”
桓于飞一听到“大秦皇宫”这四个字,忍不住心里一阵翻涌,“一雄复一雌,双飞入紫宫”,那就是将来慕容冲的命运之地。
眼前这个男人,虽然是一个氐族人,却自小刻苦学习,潜心研习汉族的史籍经典,有经世济民、一统天下的大志,现在又手握重权,诛暴君,继承秦国大统,推贤举良,励精图治,劝农桑,修水利,纳谏如流,也实在是不可多得。
但是桓于飞比任何人都明白,历史的进程无人能挡,无人能改变,现时乃是民族大融合之期,这条路才走到一半,没有人能在这半道上统一这片土地,任你有经天纬地之才,有富可敌国之势,妄图统一者必败。
“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恐阁下也知道这个义理,不知阁下可有兴趣助我完成这统一大业,届时,我必让阁下享受这世代封侯,万寿无疆的荣耀。”不知怎么,苻坚便将话题转到这上面来。
桓于飞听到“万寿无疆”这四个字,一阵头皮发麻,恐怕是“万受无疆”才对吧。(苻坚啊,我儿子是总攻,总攻,休想觊觎我儿的菊花。)
“阁下恐怕弄错了吧,我乃一届卑微小民,并无逐鹿天下之志,只盼闲云野鹤,悠闲度日。”桓于飞淡淡道。
白焚、青韶、红绡在心里暗道:主上真虚伪,另外,主上原谅我们吧,我们竟然在背地里说你的坏话,但这是事实啊。
苻坚、王猛也在心里不屑道:虚伪,明明手握可控天下的势力,还卑微小民呢。
“那我便不勉强公子了,只是慕公子之风采,希望将来能与公子深交。”
“这个倒没什么。”
自是又一番闲谈后,苻坚便离开了。
第二日,桓于飞便带着众人离开常安城,留下青韶与红绡继续镇守北地。
半月后,便到达了建康城,桓于飞淡漠地看着这座城,只白焚感叹道:“终于还是回来了,建康城风云再起啊!”
第二十二章建康风云
东晋时期,可以说是士族发展的另一个顶峰,自南渡后,司马家便是一直依靠着士族在南地站稳脚跟,王谢桓庾,豪门高宅,其对家族与身世的重视超乎想象,无论是婚娶,还是交友,都懒为寒士计较。
桓于飞作为桓家的私生子,这种身份只有极少人知道,六岁被桓温扔在北地时,他的身份尚未得到宗族的承认,四年前,名声大噪时,却久居中原地区,不肯归来,甚至拒绝了桓温将他的名字加入族谱。
复北楼的总部不在烟云繁华的建康城,也不在北风漠漠的北地,而在中部地区,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地方,可能是为了南北流通中转,也可能是为了保卫建康城,抵御北地夷狄的侵略,总之,复北楼近年来,有总揽南北之势。
然而此次桓于飞归来,惊动的只是一些权贵,大部分士族子弟没有见过他的庐山真面目,对其声名在外还是极其不屑的,不过是一个耍刀弄枪的武夫而已。
若不能像卫玠一般生得“花一样娇,粉一样嫩”,恰似白玉雕的璧人,美若珠玉,便无甚看头,如不能似潘安那样龙姿凤章,掷果盈车,不似周小史那样“香肤柔泽,素质参红,团辅圆颐,菡萏芙蓉,尔形既淑,尔服亦鲜,轻车随风,飞雾流烟,转侧绮靡,顾盼便妍,和颜善笑,美口善言”,便也无甚趣味。
魏晋人的眼界十分高,他们对一个人的评价由人的思想道德情操转向人的文化素质和言谈仪表,颠覆儒家正统,冲破“天人合一”,合着一股清新迷人的气息洗涤了大汉以来大气磅礴、辉煌昳丽却华而不实的思想束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