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33节(1 / 2)

卢柔留给李泰的地址是在城中寂安寺西北闾里,在贺拔胜亲兵的带领下,李泰等人入城后顺利找到了寂安寺,又分遣部众往左近民居询问。

这座寂安寺在城中诸寺当中规模算是中等,香火倒是很旺盛,眼下上午时分,入拜者已经络绎不绝。

李泰站在这寺院旁边,听到那些出入的信徒们议论这寺庙旺人姻缘、能保夫妻更加和睦。

他魂穿此世,倒也谈不上绝对的唯物,听到这话便便生出几分兴趣,等待部曲访问地址也是无聊,便入寺游逛一番。

刚刚行至主殿,正待入内拜上一拜的时候,李泰便听到身后传来李雁头呼喊声,转头便见不修边幅、一副宿醉状的卢柔也一并行来。

“阿磐也信佛礼佛?”

卢柔见他在寺庙殿前徘徊,便入前笑语道。

李泰闻言后便摇摇头,只说道:“只听说这庙护人姻缘,灵或不灵暂且不论,这愿景总是好的。”

卢柔听到这话,神情顿时变得有些古怪,拉着李泰就往外走,行至寺庙围墙一旁才说道:“即便是有礼敬之心,也要认准庙门才好作拜。你知这庙供奉是谁?”

李泰闻言后便摇摇头,卢柔则示意他附耳过来低声讲解一番,李泰听完这话后,神情顿时也变得古怪起来,下意识的迈步拉开与这寺庙的距离。

原来这座寂安寺是为如今西魏皇帝元宝炬的妻子乙弗氏修建的,乙弗氏本是元宝炬的皇后,大统四年西魏联姻柔然,元宝炬便废了前皇后改立柔然公主为后,而这前皇后最终还是被柔然公主逼令自杀。

后来柔然公主难产死亡,元宝炬才使人在这遥望皇城的城中高处修建这座寺庙以纪念前妻。说起来也是长情,但人最不值钱的就是无能为力时的所谓爱情,轻则伤心、重则伤命啊。

这个真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自家姻缘性命都没保住,又能庇护信徒多少?

卢柔先把李泰带回了家里,并将妻女引出相见。

卢柔的夫人元氏出身北魏宗室,端庄有礼,对李泰的造访也颇热情。当卢柔表示要招待表弟时,元氏竟然亲自提裙下堂要准备餐食。

李泰心里虽然对北魏宗室常有防禁之想,但也不得不承认他这表嫂的确是温婉可观,忙不迭起身表示不必备餐,因为还要去另一个表哥崔家拜访。

“日前郎主归舍,频叹阿磐风度可观,哪怕没有亲长依傍,也能自立于远乡。前失照顾,已经让人羞惭,表弟今日入户,怎好不餐即走!”

元氏站在堂内,微笑对李泰说道,语气中自有一股不容置疑。

卢柔见状后便也说道:“表叔近日公务繁忙,此刻去访未必在家,且着仆员奏告,傍晚时我共阿磐同访。你嫂子虽出贵庭,但却并不娇养,我并没有建事治业的才能,户中饮食妥帖,全凭娘子操持。你若不肯见证她的妇功,她反倒不喜。”

李泰听到这话,只能再作告谢才归席坐定,元氏见状便略作欠身然后出堂。

“居京任事,家境简朴,备物难免寒酸,且设酪奴待客,阿磐你能否饮惯?”

卢柔让家里老奴奉上一罐茗茶,有些不好意思的对李泰说道。

李泰入户以来,也见到卢柔这座府邸规模虽然不小,但门窗多有破旧之状,室内陈设同样朴素有加,唯一可称就是收拾的非常整洁。可见家室虽然谈不上富足,但当家的娘子却仍勤恳体面。

“未告来访,是我唐突失礼。表兄若再这样殷勤客气,我要羞于在席做客了。”

李泰拿起竹勺,先为卢柔舀了一勺茶水,自己也盛了一杯,轻啜一口后眉梢一扬,旋即感叹道:“茗中自有意趣,更比酪浆润口!”

时下饮茗在北方尚未成为风俗,卢柔家里的茶水是用茶叶、橘皮、枣干和姜丝烹煎成的,也不像后世所谓的胡辣汤配料那么丰富繁琐。

这茶水保留了茶叶清香之余,又冲淡了苦涩口感,甜丝丝的又泛起一股轻微的辛辣,在这晚夏初秋时节,生津解渴又发汗。

“是阿母自己调的茗料,只因为阿耶爱饮。我也帮了忙呢!”

卢柔的女儿五岁的年纪,生的唇红齿白、秀气可爱,本来有些羞怯的站在一边,听到李泰夸奖茶饮,便一脸兴奋的欢笑说道。

然后小姑娘转身跑去内室抱出一个陶罐出来,虽然有些不舍,但还是摆在李泰的案头:“要加一勺蜂蜜,才更好喝。只加一勺啊,多了不好、不好……”

显然这是小丫头自己收藏的可口吃食,既想招待客人,又怕被客人浪费。

李泰见状后便笑起来,把这陶罐放回小姑娘怀里说道:“阿叔并不嗜甜,小娘子将蜜收起。我居乡里庄园,山林多有蜂蜜,改天小娘子共父母入乡做客,我送你满满一罐,还有别样有趣的吃食。”

“是一大罐吗?有多大?”

那小娘子听到这话,眼神顿时晶亮,放下自己的小蜜罐张开小手比划道:“有这么大吗?”

“是这么大!”

李泰张开两臂,环抱示意,顿时逗得那小姑娘一脸的欢笑。

第0054章 家教严酷

元氏入厨不久便整治出几种菜式并着仆送入堂中,一份荷叶做盘的细切鱼脍,一份葫芦煨肉,一份羊肚羹以及一盒时鲜齑菜,主食则是粉蒸牢丸。

除了李泰这个主要的客人,他那十几名随从也都在堂外用餐,寒具、笼饼以及满满的一盆羊杂汤。

李泰看着案上色香精致的菜式,越发有感卢柔一家在长安生活应是颇为清贫。荷叶、葫芦作用餐的器皿,看来虽然新奇有趣,但换言之主人家可能连像样的漆器餐具都无。

而且这些食材也多寻常可见,价格不高。像那一份煨肉,羊肉剁碎共茄子干一起细煨,再用青葫芦盛装、隔水蒸煮,也没用什么名贵的调味,唯火候手艺让食材变得风味十足。

李泰注意这些细节,倒不是瞧不起表哥的意思,反而对这位出身北魏宗室的表嫂更增好感。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概家里也很少招待这么多客人,本身家境也不富裕,储备食材不多,但仍努力整治餐食,待客周全。

这一餐饭虽然谈不上丰盛,但李泰也吃出满满的人情味。卢柔夫妻是真的将他当作一个久别重逢、关系亲近的亲人在接待,既不摆阔也不诉苦,平淡中透出一股温馨。

让他有点不好意思的是,他这一次登门造访,礼物还是贺拔胜提供的。他想送那乖巧伶俐的表侄女一个珍贵有趣的见面礼,身上都没有合适的礼物。

用餐完毕,李泰又与卢柔夫妻共坐堂中,一边喝着茶一边闲聊人事过往,主要还是他们夫妻在说、李泰在听,偶尔问一问他们在长安的生活日常。

原本他还担心同这些素未谋面、感情不深的亲戚见面会有点尴尬,聊着聊着反而渐渐喜欢这种居家温馨的氛围。

午后又过了一个时辰,崔家有人到来,告是郎主已知故亲来访、正从官署返回,并带来了一驾马车,邀请卢柔一家和李泰一同前往做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