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409节(1 / 2)
所以眼下荆州的边防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在宇文护等人到来之前,李泰便安排人马在新野聚集准备巡察边境,一方面是在外观望变数,另一方面就是加强一下边防布置。
现在变数是什么已经知道了,但边防压力却还没有改变。正好李泰将要率军归朝,便趁着这个机会将主力调出沔北、分布四周。
如今荆州总管府周边军事布局当中,距离沔北大本营最远的,自然就是巴蜀的贺若敦与李迁哲所部,加上宇文善所率领的后师,前后已经派遣了一万余人马。
这些人马虽然远离沔北,但却能够对峡口和汉中都形成制约或是策应,在李泰的布局当中也是作用非常大的一支人马。
汉中还有辅助崔猷坐镇南郑的郭彦所部三千余众,山南的宇文虬、李显以及兴州的席固和李去疾所率领督造舟船并作练兵的三千舟师。当然之前从江陵诸军手中用粮食换来的那上万战俘也是具有一定战斗力的,只不过相对而言李泰更加需要他们的造船技艺。
襄阳南面的武宁,之前李泰威胁江陵的时候曾派遣梁士彦驻扎三千精骑,一直都还没有收回来。而在汉水的东岸便是李允信所驻守的郢州石城,这也是沔北和江陵之间进行商贸的中心。
沿汉水继续向下,便抵达了夏首、夏口等一系列的江北渡口,在这里有朱猛、令狐延保和徐文盛等诸路军队坐镇诸渡口。诸渡口甲兵人数不少,但用于巡江和水战的舟船却严重不足,因此基本只是沿江活动,不能深入大江。
原本夏口再往北面的安州安陆以及附近的义阳三关便是便是荆州总管府东南疆域边境所在,但是之前晋熙鲁悉达兄弟和其他一些江北豪强前来求附,于是李泰便派遣李屯率部前往齐昌郡驻扎,将总管府实控范围继续向东推进。
不过安州的驻军也并没有撤除,以王杰担任安陆城防大都督,并联合随陆土豪马氏父子等各家部曲驻守随陆之间。至于义阳三关,仍以权景宣坐镇,作为义阳的后援。
义阳的守将乃是赵刚和窦毅,另有刘方贵率领一支舟师常驻淮水上游,以加强对东面寿阳等地的影响和震慑。
沔北东面与北齐河南交界的方城,仍以史静率领部伍坐镇。北面的三鸦道以及东面的襄城,则是郭彦镇守。
如今的荆州总管府内,直接受控于总管府调度管辖的军队有六万出头,这个数字也包括诸将各自的部曲。
其实原本这个数字可以更大,不说荆州本有的人马数量,单单几次南北交战通过各种途径所获得的俘虏便动辄数以万计,几场战争下来所获得的丁壮数量也是非常可观的。
但数量从来也不等于质量,再加上养军的成本压力太过庞大,所以李泰也一直在加以优选精拣。那些被裁汰下来的人员或是转为编户,或是成为匠人。
包括诸将部曲,也都让他们在保持战斗力的同时精简部伍,不再是动辄三五千众,保持在千数乃至更少,数量虽然减下来了,但战斗力却仍然非常可观。
这六万多军队刨除诸将各自部曲和州郡乡兵之外,真正属于府兵范畴的只有一万五千人,具体在镇则只有一万两千人。因为府兵需要服从中外府的调度,荆州每个季度都要派遣三千到五千府兵参戍河防。
除了这些在册可统计的兵员之外,还有众多豪强部曲和蛮人武装,这些林林总总加起来也有四五万众之多。平日里他们各据一方,一旦总管府发布征令,他们也会随同作战。
这些依附的外围武装也是荆州边防的重要力量,否则单凭总管府那在册六万多兵力,还真的不够周边这么多地方分派的。
像是几个用兵多的方向,蜀中便有一万人马,夏口又是一万出头,再加上义阳也常驻大几千人,这便扣去了将近一半。只有吸纳那些依附力量让他们也参戍周边,总管府才能保持足够的机动力量,并且进行轮值换戍。
如今总管府下正在休整期有一万五千余众,他们都是年前才从各边替换下来的戍卒,需要休整到初夏才能再次征召。
新野那里则聚集了有两万人马,李泰打算在这当中抽调五千精锐跟随自己归朝,至于剩下的则就主要用来加强沿江一线的防务。包括去年造船基地便已经造成的舟船,也下拨给夏口方面使用,严防南梁搞事情。
这一次归朝,李泰又将已经外放领兵的张石奴召回担任自己的亲兵队长,张石奴武力极强又忠心耿耿,有他随从护卫,李泰也能踏实一些。梁睿、若干凤和李雅等,这一次也要跟随自己一同回朝。这些镇兵二代们各自都有人脉,带在身边也能打听到一些其他渠道获知不到的消息。
高乐和穰城防城大都督侯莫陈琼这次跟随李泰同往,朱猛则返回穰城接任防城大都督,梁士彦撤回石城驻防,李允信随队同往坐守武关。
之所以要把部伍散于诸方而非集中于穰城,除了加强边防之外,李泰也是做着有备无患的打算。
如果此番归朝真的遭遇什么妖事,那换了任何一个人过来都把握不住这个局面,他麾下诸将或是扛不住霸府派遣来的人,但是可以直投外国啊。
像是南梁王琳刚刚打的那个样,咱们大家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除了李大将军,这局面谁也把持不住!
等到做完了这些军政安排,新野的部伍也已经精选完毕并抵达穰城,于是一行人便离开荆州,浩浩荡荡的向武关而去。
第0773章 德被乡里
早春二月,关中平原上仍是一副春寒料峭的景象,但郊野间已经可见辛勤的农人身影。
关中百姓一年四季并无闲时,趁着年节前后将居住的房屋和使用的农具打理修整一番,转过年便又繁忙起来。他们或是驱赶麦田里流窜啃咬根苗的鼠兔,或是将闲置的土地翻耕一遍,晾晒着等待下月汛期到来、水流见丰后播种谷菽。
渭南的村庄中,有一支二三十人的队伍进入了村落,旋即村子里便响起了敲击铜锣的声音,这是里长、党长们召集乡人们的信号。
一时间,无论是待在家里还是田野间忙碌的百姓们都纷纷来到了村内还算开阔的小广场上。
此时里长正同那入村的一行人站在一起小声谈论着什么,待到村民们到来的差不多了,里长便向着乡民们介绍这些来客:“这一位是县中张县尉和衙署众位官人,你等不要再吵闹,仔细来听传达官令!”
乡人们本来还在窃窃私语,听到这话后顿时也都闭上了嘴巴,只是一脸好奇且不乏警惕的打量着那位县尉和与之同行的衙役们。
张县尉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待见群众全都住口,这才开口大声说道:“今日入乡,是奉县尊所命,来日将有大队人马过我县境,委托县署代筹一批粮草物料。尔等乡徒家中若有草料,可向……”
这县尉话还没有讲完,在场群众当中却嗡的一声爆发议论,各自都露不满之色,更有乡人忍不住忿忿道:“一年到头杂调不断,年年缩减衣食,今连牛马食都不肯放过!”
且不说愤怒的乡人们,那里长也一脸小心的望着县尉小声说道:“县尊是不是差遣有误?此乡一直都缴麻充当杂调,牧料向来不征,乡人备料也只是饲养户中的牛马,若要强征,恐怕牲畜遭难啊!”
西魏州郡用政,不同的地方会征收不同的物资,主要还是切合当地的物产,饲养战马所需要的草料也在征收之列。只不过除了官牧地区,其他地方若要征收草料的话,每户还要加授面积不等的牧地。至于乡人们趁着农闲自己打草晾晒储备的草料,则就不在征收之列。
当里长得知县尉一行的来意后,心里便泛起了嘀咕,此时趁着乡人们怨气沸腾,这才壮起胆子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那县尉先是白了里长一眼,然后才望着乡人们说道:“此番征收草料并非强行索取,过境大军会用财物来买,县尊为了关照你等乡徒,所以才……”
然而这话又没讲完,顿时便被更大的议论声所淹没,议论声中还夹杂着讥讽嘲笑。乡人们遭遇摊派强征已经非常不悦了,当听到官军会花钱来买之后,顿时便觉得智商都受到了侮辱。
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当乡人们得知将会有大军过境时,已经在考虑要不要带着家当外出躲避一段时间。但这县尉居然说那些官军会出钱来买草料,这简直就是滑稽!
那县尉眼见群众如此反应,顿时也倍感羞恼,转眼便示意随从的衙役们都将佩刀抽出来,这才将那些或嘲笑或抱怨的杂乱声音压制下来。
“尔等乡徒愚昧,不知人间真有良善!你们可知来日统军过境者是谁?乃是坐镇荆州的太原公李大将军!太原公乃是威震天下的名臣大将,就连骄狂至极的东贼大军都屡屡为太原公所败,既言要向你们这些乡徒收买物料,又怎么会欺诈尔等小民!”
见到群众悉数住口不言,那县尉才又冷哼说道。
众乡人听到这话也不由得有些半信半疑,尤其当听到李大将军声名时,便不乏人面露疑惑好奇之色,片刻后忽然有一老农开口发问到:“请问明府说的李大将军,是不是家在渭北洛东的商原、沿河开设碓房的那位李大将军?”
“老农倒有几分见识,不错,李大将军的确是家居武乡商原……”
县尉闻言后便眉梢一扬,口中笑语说道,但这一次又是话没讲完便被群众们突然大作的议论声所淹没,这不免更让他烦躁火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