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470节(2 / 2)

这段时间王琳一直都在试图将手插入豫章,从而掌握江州全境。

但是因为豫章已经有了侯瑱和王僧愔存在,还有他们各自所拥有的一众南川豪强支持者们,王琳并没有能够压制他们诸方的绝对实力,便也只能浑水摸鱼的占点便宜,却做不到入主豫章。

现在王僧辩已死,王僧愔没了这个最大的靠山,必然也不会是侯瑱的对手,这对王琳而言自然是一个绝佳的好机会,当即便决定派人联络王僧愔。虽然彼此之间也交情有限,但毕竟还有一个共事的基础,起码要比那些非元帝旧部的人要更容易达成合作。

“即便是克定豫章,江州本就四战之地、水陆要冲,一旦诸方有动,境域之内便不能平稳,并非霸业久处之地啊!”

王琳麾下也并非尽是莽夫,很快便有人指出了一个江州的致命缺点,此地虽然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但却并不利于构建一个长期稳定的防御体系,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后方给予补给援助,盘踞于此只会是越战越虚,必须要尽快寻找出路。

听到这话后,堂内众将也都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过了一会儿才有人叹息道:“可惜、可惜合肥等地俱为羌贼所侵,使我不能外结强援。齐国之前强送贞阳侯归国继统,可见对于江东局面也是深有寄意。

如今王太尉为陈霸先所夺,也让齐人谋算落空。如今国中还能制裁陈霸先者,唯主公而已,如若能够奉表请盟,齐人一定也会多加资助以壮我势,使主公与陈霸先争胜江东!”

同样列席与会的韩劭听到在场众人议论纷纷,便也忍不住开口说道:“主公或可遣使投附襄阳太原王啊!之前双方虽有交战,但太原王也悯主公忠烈,肯允主公引部东来,而非围城歼灭,可见并非不能相容。

如今陈霸先寇乱国中、挟持嗣主,急需王臣勤王定乱,此事除却主公、谁又能够胜任?主公若往依之,即便不得势力资助,亦可使我后路无忧,可以义无反顾的举兵东向勤王。”

王琳在将众人的议论倾听一番后,便也皱眉沉吟说道:“江州自非久处之乡,我亦绝非胆怯自守之徒,可叹如今身遭诸方掣肘,想要突围而出,势必需要忍辱低头。

李伯山前所纵我,又是存的什么善意心肠,所为无非驱虎吞狼罢了?只是如今我仍然势力弱小,即便请附,他也未必会将我放在眼中,所以尤需速定豫章,使其知我志力仍壮,才不会轻生吞我之心。”

王琳也是乱世之中一个枭雄人物,自有一套自己的生存智慧,他心里很清楚,无论向谁请降、借势哪方,都得先表现出自己的价值出来。

如今陈霸先袭击王僧辩,使得国中再次情势大乱,襄阳的李伯山在吞下江陵后经过将近一年的消耗,如今怕是也已经又生出继续向东扩张的野心。一旦襄阳大军向东而来,他所在的江州就是首当其冲。

他自知眼下的自己在李伯山看来只是一个手下败将、丧家之犬,唯有赶紧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出来,再作请附才会获得对方的正视,考虑将自己作为继续向东推进的前锋力量,而非直接吞没。

至于说联络北齐之类的谋算,对当下的他而言还是比较遥远的。归根到底还是需要保持自己的存在,展现出自己的价值,才会获得周遭这些强大势力的包容和扶植。

为了确保尽快拿下豫章,在派出使者的同时,王琳也亲率三千精兵一路南去。而当他进入豫章之后不久,也正逢侯瑱与王僧愔交战起来。

虽然说王僧辩在世时对于侯瑱也还算器重,但生在这样一个纷乱的世道之中,谁又会对谁绝对的忠诚?

侯瑱本就先后辗转于鄱阳王萧范父子、庄铁和侯景等人麾下,也历练出了一套见风使舵的谋身本领,一俟得知王僧辩死亡的消息后,他便在州府以商讨勤王报仇为名邀请王僧愔入府议事,打算一举解决掉王僧愔。

结果王僧愔也正有此意,自己也在郡府做出布置,双方谁都不肯到对方的地盘做客,在经过短暂的尴尬局面之后,双方便直接在城中就火拼起来。

这一战从城内打到城外,终究侯瑱的官职比王僧愔更高,聚集的人事更多,而且早在侯景之乱时期侯瑱便已经自据豫章,一番激战后将王僧愔以及羊侃之子羊鹍等数百败众逼入鄱阳湖畔。

眼见侯瑱便要全歼对手,却不料王琳直接率部从其背后杀出。虽然王琳所部人众不多,但一个个都是从业十数年的江湖悍匪,一番冲杀之后,直将侯瑱军队杀得人仰马翻、溃不成军,仅剩百十人马连豫章都不敢回,拥从着侯瑱便沿鄱阳湖向东逃去。

“非使君来救,僧愔等今日死矣!”

王僧愔等得救之后,也来到王琳面前作拜道谢。

王琳本来是打算联络王僧愔、里应外合的夺下豫章,却没想到豫章局势比他想象中爆的更早,直接让他渔翁得利。

此时的他自然不会再说什么彼此联合、共治豫章之类的话语,只是沉声训斥道:“尔等之前若肯从我号令,迎我入治豫章,又岂会有今日之灾祸?如今国内巨寇未除,正需集聚众力为用,你等却内斗自残、先丧师旅,当真让人耻笑!”

王僧愔等听到这话后也都一脸羞惭,连忙又作拜道:“某等愿奉使君为主,只求使君能够率领某等勤王定乱、杀入都畿,为太尉报仇,匡扶朝纲!”

在将战场稍作一番打扫之后,王琳便引部进入了豫章城中,先以治乱为名控制住诸多南川豪强们居住在豫章城内的族人们,初步稳定住城中的局势,然后便又着员向西而去,向李伯山表达请附的意愿。

与此同时,李泰也已经率部来到了江夏,驻守于此的贺若敦对于李泰的到来也是颇为激动,一脸兴奋的说道:“主公当真料事如神,早知下游即将有变,需要大将坐镇此方,如今情势果然应验!主公又何须亲行,只需一声令下,末将自引所部杀向建康,将此梁国余寇一扫而尽!”

第0895章 军向潼关

虽然贺若敦斗志昂扬,但李泰也并没有急于下令向下游出击,而是先了解一下如今最新的情况如何。

正在这时候,王琳派来的使者恰好来到江夏,李泰亲自接见并询问一通,虽然说幸灾乐祸不是什么好品格,但听到南梁这些家伙已经斗了几场,他一时间也不免感叹真是好一派亡国之相!

对于王琳的请降,他这里还没有做出该要如何处断的决定,下游又陆续的有消息送达。对于合肥方面的处理方式,他也并没有什么意见。

南梁方面的这一场内乱,他早有预料,也从很早就决定不会进行深入的干涉。后三国纷乱有很多,机会也有很多,但并不是每一个机会都要插手干涉,眼下的他暂时还是不会将重心放在江南地区。而真正能够决定天下大势的际遇,还是在北方!

在这样一个前提之下,他所需要做的就是尽量保证将南梁内乱给自身带来的波及和恶劣影响降到最低,然后充分吸收一下南梁这一次秩序动荡所释放出来的人事资源。

就比如眼下王琳的投附,对李泰而言也算是一件好事。

他当然清楚王琳这家伙反骨横生,是绝对不会甘心归附之后一直听命于自己,而他也不可能跟王琳缔结什么明确的上下关系,任由其人麾下那些亡命之徒败坏自己这些年在江河淮汉之间所积累下的一些仁义之名。

他所需要的,就是给王琳一个表态,让王琳能够放心的与下游的陈霸先斗法,不要因为担心后路会遭到西魏人马的袭击而放不开手脚。

王琳这个人虽然在单纯的军事角度而言也算是挺难缠,但在整体上来说又比陈霸先好对付得多。

李泰近年内并不会将太多的精力投放在江东方面,毕竟关中随时都有可能迎来新的势力洗牌机会,所以也比较需要有王琳这样一个隔离带的存在,将陈霸先的势力和影响力隔绝在下游,不要向中游进行渗透。

之前没有得到合肥方面消息的时候,李泰还有些拿不准该要给王琳何种尺度的接纳。

但是在知道李真出使建康、并且将王僧辩父子遗骸讨要回来的时候,他心里便也做出了决定。

首先他肯定不会接纳王琳这个下属,粪勺再好用那也不是盛饭的东西。既然如此,那就需要一个媒介来达成双方的一个盟约,维持彼此间的默契。

李泰所提出的方案是,王琳并其部众他虽然不接纳,但是可以接受献地,把江州的寻阳郡割取出来划归台府所有,然后台府再委派王僧辩之弟王僧愔为寻阳太守。

王僧愔虽受台府委任,却仍然听命于王琳,由其驻守湓城。台府将会给予王琳一定的粮草军械的资助,全都通过湓城为中转进行发放。

王琳所担心无非是当他与陈霸先交战时,或许会遭到西魏偷袭后路,但现在李泰直接把后路要过来,他就不用担心了。

粮草军械都是王琳现在所急需的,要么他就困死在湓城,哪里都去不了,要么就放弃湓城这个据点,对他麾下人马武装一番,向东开拓更大的生存空间。

当李泰的答复传回豫章之后,王琳自是羞恼不已,拍案怒吼道:“李伯山不过恃于家资,为世所重,才得以顺遂成名,安敢如此轻我!但使我非兵家子,荆襄之间岂有柳仲礼成名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