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556节(1 / 2)
高孝续听到这话后眉头顿时皱得更深,旋即便发问道:“最晚离城一支敌军已经西去多久?”
“半个时辰之前。”
听到兵长作此奏报后,高孝续顿时眉毛一挑,旋即便沉声道:“速速传令诸营军士尽起,速速进食而后追击敌军!”
闻听此言后,旁边将领尉摽连忙发声劝告道:“大王请稍安勿躁,贼若当真弃城而走,何不军众尽去?仍留一部徒卒据城而守,可知仍未死心,虽有师旅西去,想是佯作姿态,需访有诈啊!”
高孝续闻言后便浑不在意的摆手道:“纵然有诈,无非伏兵山道之内,之前难道没有遭遇?贼又能奈我何?至尊使计以雄城为饵,贼既已上钩,岂能由之遁去!你若惊怯,留此以待后师,勿阻我追进杀贼!”
尉摽见高孝续皱眉不悦,便也连忙闭嘴不再多说,想到敌军纵然伏兵山道,见势不妙亦可从容撤出。
因恐敌军逃远,高孝续在归营用过餐食之后当即便催促部伍速速出击,此番追击他也并没有倾巢而出,只是携带了三千人马,剩下的人员则仍然留此监察乌苏城中敌军动态。
倒不是高孝续心机稳重,而是因为后路武兴王高普所率师旅仍然迟迟未至,不得已需要分兵两处。
在临行前,高孝续还纷纷言道:“英雄家门竟然还有武兴王这般胆怯庸种,行动迟缓、贻误军机,若此番被贼逃脱远遁,皆是其人罪过!我必奏告至尊,将其严加惩处!”
说话间,他便率部向西追击而去。西去沁源的山道间,沿途处处可见魏军撤退所留下的痕迹,还有许多抛弃在途中的旗帜与器杖,观此情景可以想见敌军撤退时的仓皇急促。
一行人沿溪谷向前奔行了约莫有大半个时辰,已经将要超过上一次遭遇敌人并抢夺物资的地点,前方斥候终于回奏在向西数里外的山谷间追见到了敌军后部,正在山谷中休整歇息。
“加快前进!贼军仓皇出逃,奔走劳累多时,士气正是低迷,必然一击即溃!”
高孝续闻言后自是大喜,忙不迭下令说道,而他自己也连连抽打胯下坐骑,催促战马在这溪谷河道中快速跳跃前进。
不多久,一行人便冲到了斥候之前汇报的地点,果然许多魏军军士们还在这山谷中席地而坐的休息着,而这会儿他们也注意到了追兵已经追杀至此,忙不迭纷纷站起来开始向后逃窜。
高孝续见到敌众如此混乱,心中更是大喜,一马当先的便冲入山谷中。这山谷是西行山道中少有的尚算开阔的地点,前后长度约有数里,魏军之前停在山谷的后半段休息,随着高孝续率部冲进一程,这些慌乱的魏军军士们也冲入了后方收窄的隘口,而在隘口处则出现了全副武装、阵列分明的甲卒!
“遭了,羌贼有埋伏!”
看到这一幕后,高孝续心中也顿生警觉,忙不迭在谷中勒马顿住,并且摆手示意后方部伍停止追击,然而这会儿已经是为时已晚。
魏军伏兵不只埋伏在西向的隘口,山谷两侧的山壁上同样埋伏着许多的军众。他们都是昨夜先行撤离的人员,抵达此间后便抹黑登上两侧山壁以待后师,谷中一队人马故意作仓皇姿态将敌军诱至此处。随着追兵冲入包围圈之后,两侧顿时便乱矢如雨、倾泻而下!
与此同时,高乐也率领甲卒们向着山谷冲杀而来。此时的山谷中,敌军遇此伏击后已经是阵队大乱,那高孝续这会儿更是左冲右突的想要逃离山谷,但此时流矢如蝗、人马惊走,无论他再怎样呼和也很难再将队伍重新组织约束起来。
随着高乐率部杀入谷中,虽然两侧乱矢抛射停止下来,但齐军阵仗也遭到了分割截杀,高孝续并身边数名亲兵更是被冲截进了一侧山坳之中,眼见敌军跳荡之士气势汹汹向他杀来,忍不住大声呼喊道:“我是齐国皇族贵胄,爵封修城王,你等羌卒不要杀我、生口功大!”
正率队自别处厮杀的高乐依稀听到高孝续仓皇的吼叫声,心内顿时一动,当即便手持长槊向此山坳冲杀而来,同时口中大吼道:“谁言修城王?速速下马受缚!”
第1083章 觅水封侯
一场战斗进行下来,魏军于此山谷之中杀俘敌众一千余人,自是一场漂亮的胜利。之前山道遇袭所丢失的粮草物资,如今又都折算成为了人马返还。尤其是擒获了一名北齐宗室王爵大将,更是让参战将士们喜笑颜开。
高乐却来不及停下来仔细盘点战果,只是让郭彦等从乌苏城撤出的部伍留此打扫战场,而他则率领本部军众加上所缴获的敌军战马,追在敌军溃众后方,一路再向东面其来路继续追击而去。
行途中,高乐也不由得感叹那高孝续不愧是北齐皇族少壮、舍得于此山径之中纵马奔驰追击对手。
尽管这已经干涸的溪谷尚算平坦,但终究不比平地,战马奔行其上,稍有不慎便会马足折段负伤,就在他们追击途中,还看到被遗弃在道旁、悲哀嘶鸣的断足战马。换了高乐自己,是真舍不得如此浪费消耗战马。
齐将尉摽率领残部向后方一路奔逃,当其众抵达乌苏城下与留守军众汇合起来后才惊魂甫定。
与此同时,武兴王高普也终于率领前锋别部人马抵达了乌苏城南面,可是当其从尉摽口中得知高孝续遭贼伏击而为贼所掳的时候,顿时脸色大变,连连顿足叹息道:“我之前便有言,羌贼非易与之敌,绝对不可大意!竖子恃强任性,偏偏不肯听教,如今身遭此厄,更怨谁人!”
除了对轻敌冒进的高孝续诸多抱怨之外,高普更是不顾尉摽等人的劝阻,当即便下令军伍向后方撤离,不敢停留在乌苏城附近。
正当高普着急忙慌的引部向后方撤离时,高乐也恰好率部冲出山道,往乌苏城方向驰来。当见到南面坡岭间正有敌军大队匆匆后撤,高乐又与乌苏城出城接应的督将沟通一番,将当下情况稍作了解后,当即便率部直向敌军后方冲杀而去。
高普本就惊慌懊悔,当见到后方敌人追杀来,顿时变得越发慌乱,越发不敢停下来列阵迎敌,只是连连催促身边亲兵军众们打马奔行。而其所率部伍乃是步骑混编,随着他不管不顾的率领骑兵部伍一路向南飞逃,步兵和辎重队伍顿时便被抛弃在后,很快就被高乐率众包抄围堵下来。
“大魏唐公统率大军来伐无道,尔等徒卒非是巨寇,罪非必死,弃械则活!”
高乐率部直接冲入齐军混乱的步兵和车马队伍当中,见到持戈欲战者挥槊便杀,同时口中大声呼喝道。
在一干骑兵小队反复的穿刺包抄和围堵之下,此间被抛弃的数千齐军步卒便被分割成为一个一个的小群体,少则数人、多则百十人,各据一处,或是弃械乞降,或是仍欲顽抗。也有敌卒干脆丢弃甲杖器械与一应物资,发足向左近山野间狂奔遁逃。
遇到这样的情况,魏军骑士们也只是搭弓射出几箭,若能射倒逃兵溃卒自然最好,射杀不到便也懒得继续追击,由之逃往山野之间,他们还是留下来控制住此间混乱的敌军大队。
乌苏城中,韩果也率领城内数量不多的千余骑兵出城策应助战,待到追至此间看到这一幕画面,韩果自是大喜过望。
他之前率部进击乌苏城,所携带的军资给养本就消耗不少、所剩不多,尽管夺下了乌苏城但却没有任何战利品缴获,之前孤远城的增援又被拦截焚烧,最近这两天城中守军为了节省军粮、都只是日给一餐。
如今总算缴获到一批数量可观的军资给养,自然是大解燃眉之急。此时高乐已经率领千数骑继续向南追击去了,韩果便留于此间,并且着令乌苏城守军再增派一支师旅至此,将这里的人员物资统统收缴押运回城中。
经过一个多时辰的收拾清理,此间战场终于被打扫干净,人物缴获也统统押运回了乌苏城。于是韩果便又率领一支轻骑队伍,想要南去接应一下高乐一行。
而其刚刚率部难行数里,便见南面坡岭上烟尘四起,不旋踵高乐已经率领几百骑士翻越坡岭向此奔回,只是人马形象多有狼狈,不像是得胜归来,反而像大败而归。
“冒失了,太过轻敌,一路追进,被贼将段韶使兵伏击道中,险为劫没!”
在见到韩果之后,高乐也不掩饰刚刚经历的一场失败。原本他率众一路向南追击,眼见到距离敌军越来越近,结果却在乌苏南面铜鞮水附近的下虒聚关口遭到了段韶使派的一支队伍伏击阻截,经过一番力战才得以逃脱回来。
“此间地势复杂多变、山川道路蜿蜒曲折,追击穷寇的确是要小心一些,稍有不慎便不免为贼所趁。幸在敌将仓促难逃,遗下众多兵卒物资,俱已收缴运回,此役也不谓无功!”
韩果听到高乐这么说,便开口稍作安慰道。
战争本就是一场方方面面的博弈,大到一个政权的国力,小到每一名将士的体能技力和心理上的博弈。之前高孝续贪功而进,以至于军败受缚,而高乐刚刚还作为伏击者成为胜利的一方,如今则就同样因为类似的问题而险些成为敌军的俘虏。可见在一场战事还未结束之前,一切皆有变数。
听到韩果这么说,高乐也只能庆幸之前的战果总算还是保留下来,而且自己还能引部逃回,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于是他便稍作收拾心情,然后与韩果一起返回乌苏城稍作休养。
且不说得胜而归的魏军,上党地区的段韶在收到齐主高洋南下会击敌军的命令之后,为了确保接下来的会战能够顺利进行、不受建州方面的寇扰影响,他便趁着晋阳大军还未到来之际先行南下长子、壶关等地进行了一番布防。
在收到修城王高孝续的传讯之后,他才知晓晋阳前锋师旅将要与敌军展开碰撞,于是在将南面防务布置妥当之后便匆匆返回。待其返回上党城后,他便被告知晋阳前锋已经尽向乌苏城方向而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