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618节(1 / 2)
在对外方面,西魏与北齐上一次达成和谈之后,倒也并没有再启战端,仅仅只是在一些具有争议的地区发生了一些小范围的摩擦,而且大多是依附于双方的地方豪强武装产生的纠纷争斗,但是双方政权本身都保持着克制的态度,无意扩大战事。
但是这种和平的局面也都只是暂时的,双方各自都仍在积极备战着。且不说西魏方面过去这两年多各种军事上的举措,单单北齐这里,每年也都不断的有人进奏朝廷提出要针对西魏展开报复的军事行动,各种作战计划都进行了多次的讨论,甚至有一些已经开始前期工作的准备。
对于当下的北齐而言,想要一举覆灭西魏这个宿敌已经变得有些不现实了,而收复天保末年的失土则是君臣都一致期待着的目标。
过去这几年,双方最接近重新开战边缘的便是去年的初冬,西魏的夏州人马突然跨过黄河,出现在了武川白道附近。
当时坐镇北山长城的斛律光便打算出击这一支人马,顺势进攻西魏的夏州、陕北等地,并且联络突厥一同出兵,由突厥吞没阴山河套地带,摧毁西魏在关中北面的防线。
高演对此是颇为意动的,他做梦都想扭转当下这种战略被动的局面,以报旧年被逼签下近乎城下之盟的耻辱。
只是群臣对此仍有不同的意见,毕竟西魏在南面所拥有的优势实在是太大了,如果不能快速的摧毁其北面防线、迫其人马回援,那么接下来就会遭受到西魏疯狂的报复,整个河北只怕都将岌岌可危。
尽管如今的河北在北齐的战略布局中已经不如之前那样重要,但毕竟也是如今获取物资补给的重要地区,一旦河北被搅乱,晋阳局面也将变得大大不安。
同时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在与突厥的联络上又发生了阻滞。
尽管过去几年高演非常重视与突厥之间的往来互动,为此甚至不惜封突厥乌尊可汗之女为皇后,每年更使派使团运送重货前往漠北贿结突厥。
可是当讲到这种实际的军事合作时,乌尊可汗仍是不肯干脆应声,哪怕西魏近年来对于突厥多有制裁的手段,乌尊可汗仍然不肯答应一起出兵。
高演心知乌尊可汗是在等着他们双方两虎相斗,起码北齐要给西魏造成了极大的消耗之后,其人才会率领突厥军队加入战场。可是没有突厥的协助,单凭如今北齐本身,高演也不敢轻易的撕毁之前的和约而贸然与西魏开战。
因为一旦开战,结果最好不过是一场惨胜,还要面对坐收渔翁之利的突厥,可是一旦交战失利的话,可能整个北齐政权都要万劫不复了!
北齐这里犹豫不决,但西魏方面的局势却并没有停滞不前,尤其是在被其夺取的建州,这两年西魏在那里动作频频,大规模的进行屯垦均田,并修建了许多的粮仓。
毫无疑问,西魏就是在将建州打造为下一场战争的前进基地,建州所处的地理位置也具有发挥这一作用的能力,而北齐对此却有些无可奈何。
随着时令入秋,镇守邺南的平原王段韶又提出一个新的作战计划,便是收复建州。建州的失去让西魏能够轻易的威胁到北齐腹地,无论其他方面投入了再多的精力以布置防线,只要建州仍然掌握在敌军手中,那北齐的防线便都拥有着巨大的漏洞。
段韶所提出的设想是先集结山东、河南等地的武装人马,针对淮水上游的义阳等地进行一些骚扰活动,将西魏的注意力吸引到河南与淮南地区,然后再集结邺南与晋阳的人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上下夹击的进攻建州,一举将建州夺取回来,顺便收缴西魏积存在境中的粮草物资。
如果能够收复建州,那么接下来北齐可作的战略选择可就多了,无论是向下将河北的西魏军队驱逐撤走,还是沿汾水南下收复晋州,都能够将力量进行快速的投入,并且不惧敌军所发起的反击。
段韶的这一计划提交上来之后,也获得了国中许多大将的支持,就连高演对此也是颇为热心:“前咸阳王献计,虽曰宏大,但却诸多不可控制。更兼突厥性贪胆怯,不敢共事,以致谋划不成。
而今我两处甲兵十万有余,骤然临境,势大难阻!魏国多置谷仓于境,守备驻军势必分散。即便魏军凶顽、建州难克,但若能收取其境积存谷米,所获亦必可观,还可大大拖延魏国谋我之计!”
段韶这一计划固然颇为靠谱,但想要将西魏的注意力先吸引到淮南地区,则就需要对如今河南地区的力量加以整合推动。
虽然如今河南仍然归属北齐统治,但是随着河洛的失去,北齐对河南的控制也不像之前那样牢靠,单凭河南当地的武装力量,怕是难以做到牵制吸引之效,因此还需要派遣一名可靠的大将前往河南控制局面、执行计划。
如今的北齐国中,开国元勋大半凋零,老一辈中唯有安定王贺拔仁仍然在世,但也已经是老病不堪、难当重任。下一代中最为出色的段韶今在邺南、斛律光则在北山长城,而真要执行作战计划的话,这两人都是高演所属意的统率大军的人选,自然不能派往淮南。
在经过一番权衡之后,高演便着令章武王厍狄干之子厍狄显安南去担任豫州刺史,负责在河南地区筹集力量,针对义阳地区发起侵袭。
与此同时,高演又秘密的将斛律光抽调回晋阳,着令其人统率晋阳人马,准备南下攻取建州。于是在平静了几年之后,北齐的战争机器便又再次开动起来。
正当北齐这里摩拳擦掌,准备一举收复建州的时候,西魏同州的上阳宫中则正在举行着一场宴会,一派歌舞升平之相。
第1222章 南面可汗
上阳宫今天宴会的主角,乃是在关中担任质子的突厥南面小可汗摄图。而之所以要举办这一场宴会,就是为了给这位小可汗送行。
旧年北魏在漠南地区设立诸军镇,既是为了防备与进攻柔然,同时也起到了控制漠南的作用。但是随着六镇兵变爆发,天下陷入纷乱之中,之后六镇鲜卑纷纷内迁,漠南地区便完全失控,原本已经极为衰弱的柔然再次死灰复燃,旋即又为后起之秀突厥所取代。
西魏北齐之间一直互相对峙、互相攻伐,原本北齐国力更加兴盛,还曾屡屡进出漠南,与突厥等诸胡部多有交战。但西魏却一直到了同治初年、李泰入朝主政之后,才借着阴山大胜的契机开始着手经略漠南地区。
数年的时间过去了,西魏在漠南、尤其是以河套为中心的阴山地区的经营卓有成效,除了在河套地区的驻军、屯田、商贸等诸事发展顺利之外,阴山南北铁勒诸部也多来归附。
尤其是在今年年初的时候,突厥乌尊可汗与负责西征的莫贺咄叶护之间爆发了冲突,甚至在郁督军山汗帐附近交战一场,使得突厥内部许多矛盾都公开化。
乌尊可汗如今虽然仍然还是突厥名义上的共主,但其上位经历本身就不算光彩,以至于许多突厥内部的实力派都不屑承认这个由西魏扶植上位的可汗。
莫贺咄叶护则是伊利可汗阿史那土门的弟弟,突厥汗国建立之初便率部西征。相对于突厥本部在阴山遭遇大败、就连可汗都被收斩,莫贺咄叶护所率领的西征军则一路高歌猛进,击败并降服了西域诸多势力,以至于本身的实力还反超了突厥本部。
如此一来,莫贺咄叶护自然也想加强自身在突厥本部中的话语权,与乌尊可汗之间多有明争暗斗。
当然西魏在这过程当中也称不上纯良无辜,尽管眼下西魏的影响力尚未扩散到西域地区,但也能够通过其他各方面的手段给突厥两部之间上眼药。
随着突厥内部变得越发不稳,阴山附近的敕勒人便纷纷向南依附西魏。西魏在河套地区虽有屯田驻军、并作城傍编制,但是这些汉地与鲜卑制的管理经验还是不能有效的控制住越来越多的内附胡部。
再加上李泰也想给眼下的突厥形势再添上一把火,于是这个在长安做了几年冷板凳的小可汗摄图便被拎了出来,李泰准备将之派往阴山建立南面汗帐,组建起突厥除了眼下针锋相对的东西两方之外的第三方势力。
摄图入国之时还只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如今已经是年近三十,也变得稳重起来且深谙汉礼,在这宴席中亲自起身高歌作舞,然后深拜于李泰座前,一脸恭敬的说道:“臣本化外小胡,因受大王垂怜收养国中,无寸功以报大王,却频受大王恩赐奖赏,今将受遣奔赴北疆,必为大王誓守疆土,使我国境固若金汤!”
“可汗有此真心,让人欣慰!盼你能不负此盟誓,使我两国世好永安!”
李泰听着这小可汗的动情表态,口中笑语说道。
这小可汗摄图便是突厥历史上的沙钵略可汗,在北齐覆灭之后的周隋之交,没少伙同北齐残余势力向南寇掠,后来又因突厥内部矛盾重重,东西可汗的正式分裂正是其人在位时期发生,因其势力由盛转衰,这沙钵略可汗不得不将汗帐转移到漠南来依附隋朝。
所以眼下这个摄图无论说什么,李泰也只是听听而已,唯一的收获无非是心理上获得一点满足感。且不说眼下这个摄图还不是真正的突厥可汗,当年乌尊可汗向他表忠心的时候言辞更加恳切,也不耽误那老小子转头去给齐主高演当老丈人。与突厥之间归根到底,还是得拳头说话。
今日列席的还有李泰的妾室雪姬,这突厥的公主与即将远行的摄图正是嫡亲的兄妹,所以今日也列席送行。入国数年,这女子同样也多受汉化的教育,不再像最初那样连基本的交流都成问题,除了样貌上还保留着明显的异域特征,言行举止都与汉地女子无异。
眼下这女子望着即将分别的兄长,也板起脸来沉声说道:“阿兄今将北行,大王多有馈赠,我别无所给,唯一番良言相寄。希望阿兄谨记这些年在国中深受款待的日月,归后也不要有失恭敬。
漠北虽然族类众多,但那都不是我兄妹真正的依靠,今可汗虽然也是血脉相连的亲人,但却生性刻薄。咱们父汗去世之后,族人多有相弃,我兄妹被接连送出国门,虽然也因此幸得大王庇护,但察可汗用心也绝对难称纯良。我今恭处国中侍奉大王,为兄邀乞荣宠,兄自居外也要谨记不可辜负了大王这一番荣宠!”
如今兄妹俩都是寄人篱下、仰人鼻息,摄图也不好说这妹子当真女生外向,同时也不得不承认自家妹子所言确有道理。
真要按照汉人的嫡嗣传承而言,他才是突厥阿史那家真正的嫡长,结果如今却被放任于外,不要说突厥内部的权柄难以染指,只怕就连父母留给他的部众都已经被瓜分殆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