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637节(2 / 2)
段韶也没有料错,李泰眼下的确不在定州城外,他只是在定州城下主持了前几天的攻城战,然后便将人马分批抽调、左右出击,看似在拔除定州城周边的据点,实则是在将主力进行转移。
定州城这里是魏军向河北齐军树立起来一个势必要攻取的目标,更多的还是用来吸引注意力,但其实真正关系到战事进展的,还是土门方面的这一支北齐大军。
离开定州城之后,李泰便率部前往定州城西南方向的鲜虞城。在这河北原野上想要隐藏大队人马的动静是比较困难的,斥候游荡视野辽阔,想要比较彻底的避开搜索,那就得将部伍带到完全无关紧要的地方去。
而既然是无关紧要,那就意味着一旦开战,这些地点完全不会成为战争的中心地带,鲜虞城就是这样的地方,事实上大部分河北郡县城池都是这样的地方,包括如今双方激战的真定城,那也是魏军下了血本才将齐军吸引过去。
但只要这一处战场形成了,接下来的战术执行范围就有了。鲜虞城距离真定城的路程与土门和真定城之间差不多,换言之只要这里开战,那么双方主力入场的时间也是差不多的。
西魏的战术是建立在土门方面的定州齐军私自离营接应亲属这一点上的,后续诱敌也都是基于此而扩大。
只不过跟事实有一点偏差的是,李泰所假象的诱敌目标是段韶,所以在韩擒虎他们那一支人马入驻真定残城的时候,他所预想的是双方立即在真定城周边投入大战,故而从真定城中撤出的那些战马,其实也是为了第二天的大会战所预备的轮换战马。
但他却没想到所引诱出来的只是一部分人马,这就让他有点捉摸不透段韶是怎么想的,有点太托大、看不起自己了吧?你当了这么长时间的老乌龟,以为对我挺尊重了,怎么真给你机会,还想着一只手就能干服我?
足足七八千精骑被压在了齐军可以直接围攻到的地方,这诱饵换了谁都得动心。李泰这么做就等于是先把一只手放在了敌人的刀下,另外一只手还在定州城那里作战,只凭着两脚踹来跟土门大营的敌军对战,结果却没想到土门那里竟然也客气,我也只出一半来跟你打。
他虽然并不清楚段韶当时并不在土门大营中,但由此可以分析出土门齐军有点不正常,尤其这一系列事情本来就是由齐军私自行动所引发出来的,于是便做出一个大胆的推测,土门方面军事可能已经有所失控了。
既然这样,那自然就要直捣黄龙了!所以在派出贺若敦一路人马增援真定城并吸引离营的齐军兵力之后,李泰则带着两万师旅离开鲜虞城,直向西面的灵寿城而去。
既然齐军对真定城这处战场这么不上心,那他便也直袭土门关。其实随着魏军的出动,对于周边区域的耳目控制力也有所减弱,北齐方面又向北增派了为数不少的斥候并且扩大了一定的查探范围,本来也是有几率发现李泰这一支大军的。
可是当李泰准备循道灵寿南去偷袭土门的时候,便偏离了正常的行进路线,视角卡的死死的,直接消失在了齐军斥候视野中几个时辰之久。须知灵寿位于真定城这一魏军选定的战场西北方五十多里外,按照正常思路,魏军哪怕再飘忽、战马腿脚再不值钱,也不可能从这个方位、这个角度杀入战场。
当李泰率部自灵寿南渡滹沱河,准备取道鹿泉而后直赴土门关的时候,斥候终于来报齐军正自大举奔赴真定城。
得知此事之后,李泰也是心生狐疑,一时间有些搞不清楚状况,但就当下的情况来看,一边是似乎已经无设防备的土门关,一边则是己方真定城乃至定州城外的军队都要送的节奏,段韶这是在跟自己比谁更狠?
稍作沉吟后,他先是分遣史静率领一千军众继续按照原本的路线奔赴土门关,而他则赶紧率领其余人马奔赴真定城。是不是陷阱,一千人马上去踩一踩足够了。
可要是段韶当真倾巢而出了,他若不赶紧回援,那么北面人马可能要被打一个团灭!河北这平野地形,并不存在什么所谓的奇兵,真正能够决定胜负的就是时机的把握与将士们临战的发挥。
此时,段韶也已经率部抵达了滹沱河附近,当听到真定城中杀声惨烈时,他不由得微微皱起了眉头,再问斥候却得知北面仍未有敌军出现。
这不免让段韶心生疑惑,所以也没有下令部伍渡河参战,而是着令斥候继续扩大搜索范围,他绝不相信李伯山会粗心到放置这么多人马于此供其吞没。
在等待斥候回报的同时,段韶也着令将那些沿途逐回的定州士民们重新安排回滹沱河南岸一线,到时候可以将定州军众们布置在北岸列阵与敌交战。他们为了保护亲人不惜违反军令,如今亲人就在对岸,那自然也要拼死杀敌,对士气的激发效果不逊于背水一战。
正当段韶打算先行渡河查看一下真定城中的战事时,突然后方有军士驰行至此匆匆奏报道:“启禀录王,魏军大队出现于鹿泉,正向此杀来!”
“敌竟从后而来?”
段韶闻言后顿时一惊,旋即脑海中便闪过一个念头,李伯山用兵当真飘忽难定,在定州城这里投入这么多人马,谁能想到其竟舍近求远的绕道来攻,直将此间投入的人马当作草芥一般,难道就不怕真的被齐军一举歼灭?
不过好在他也并没有让人马一涌而出,而是分批递进,眼下也仅仅只有自己这五千精骑抵达真定城而已,其他师旅仍行于途,但是半道受攻,同样也是情况危急。
段韶自然不敢怠慢,无暇细察真定城中战况如何,留下一部分军众之后当即便又率领其他人马匆匆向敌军出现的地方而去。
当然他也没有忘了传信给土门关方向,让高阳王不必急于奔赴阳泉,暂且率部协助防守,以免战事发生在距离土门关太近的地方从而让留守徒卒惊慌不定、为敌所趁。虽然关前留守卒员数量还是不少,但毕竟魏军突然出现在这一方位上实在太过惊人。
第1254章 唯欠一死
当段韶率部返回后路鹿泉附近的时候,便见到双方战斗已经打起来了。
魏军方面约莫有两万军众,观其结阵确是从北面而来,此时约有一万多名的甲兵结成庞大的步兵战阵,自北向南的往下推进,两翼各有一刀两千名骑兵阵队作为步兵战阵的爪牙延伸,不断的往复冲击滋扰着眼下正与魏军正面交战的齐军战阵。而在这交战战场的北面一里之外,仍有数千名魏军步骑将士,正簇拥着一座醒目的大纛,想来便是魏军的主将所在。
此时的战场上,齐军将士正处于比较劣势的情况下,他们乃是被动应战,战场的选择并不算好,处于一个背南仰北的下风处,战阵的最前方,则是一溜辎重车驾临时组合起来的车阵防线。
齐军虽然不像魏军那样有着比较精妙的车阵步战战术,但是对随军车驾的基本运用也并不是多么高明的技巧,只不过这道防线效果有些不佳,此时已经被魏军冲击的存在着许多的缺口。
在这主战场之外,还有数千齐军步骑游移在旁,找不到合适的时机和角度插入到战斗中去。
因为眼下战场上魏军与齐军兵力势均力敌,而此时魏军大阵盯住一部正自勇猛攻击,这些齐军将士即便是上前进攻魏军战阵侧翼,也做不到侧面的包抄,反而会使得兵线变得浅薄,而己方正面战场上的阵队又被压制的太紧缩,贸然合并起来反而会造成阵势的混乱。
“魏军来势太过迅猛,竟以战马投送步卒,末将等诸军未暇聚合,魏军阵势已成……”
那些正自有些彷徨,不知该要如何应敌的齐军将领见到段韶及时返回,这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忙不迭上前将前情向段韶稍作讲述。
之前段韶先一步离营前往滹沱河,后路师旅则分批陆续开拔,当主要人马行至半途的鹿泉附近时,他们便也发现了正从北面向下而来的魏军大队。
得知这一情况后,将士们自是分外震惊,不过好在当时魏军还在将近二十里外,还有时间停下来布阵迎敌。当时齐军分部出营,前后师旅拉开足有十数里的距离,如果是前后迎敌倒能迅速支援策应,可眼下魏军却是拦腰冲来,将领们下意识自然要选择更靠近后方的地方聚拢师旅加以迎敌。
于是他们先是布置骑兵于北侧待敌来迎击,其余军众则迅速后撤,准备靠近后路师旅结成坚阵以拒敌。原本按照双方之间还有将近二十里的距离,这想法必然可行的。
然而却没想到魏军那里先是分出骑兵与齐军精骑进行纠缠,旋即却又用战马前后数次将其步兵快速投入战场,直接将齐军师旅拦腰截阻,使得齐军不得不仓促迎战,也使得前后诸军没能有效的集结起来,以至于从开战伊始便落在了下风之中。
“魏军主将知是谁人?”
和李泰之前不知道段韶之前不在土门大营一样,眼下段韶也不能确定率领这一支人马的究竟是不是李伯山,不过从这战术和魏军浑然不理会此时正身陷真定城中友军安危的做法来看,对面主将应是李伯山无疑,因为只有李伯山才敢于执行危险性这么大的战术,能够承担损失巨大的后果。
众将闻言后自是有些无奈的摇摇头,他们眼下被魏军打了一个猝不及防,战场上仍然陷入被动当中,根本也没有能力推进到魏军的战阵后方,更加无从辨认敌军主将是谁。
此时段韶的回师也被魏军方面所留意到,李泰将手一指,便又分出两千骑兵遥遥出于步兵战阵的东侧加以提防。
他这两万师旅步骑各半,若再加上之前投入到真定城中的人马,此番进入河北的骑兵力量便已经出动大半,尤其是放弃在真定城外的那上万匹战马更是非常珍贵的机动力。
如若在接下来的战事中不能获得可观的战果,那么接下来对河北的掌控和威慑力都将要大打折扣。毕竟河北这样的地形,如果没有足够的骑兵机动力,是很难牢牢的掌握起来。
之所以采取这种比较激进的战术,则就是在之前围攻定州的时候,李泰又从北面来投的河北人士口中获取到幽州等地齐军正从灵丘一线绕道太行山北回援晋阳。
幽州、营州等地因为地接库莫奚、契丹等东胡势力,所以驻军数量也是比较可观,一旦这一部分兵力回援晋阳,又会给战场形势带来新的变化。
所以李泰是比较迫切的想要突破井陉一线,尽快与杨忠等各路人马会师晋阳,毕竟晋阳方面还有着非常可观的兵力,想要打垮晋阳武装力量仍然需要艰苦激烈的战斗,不能再任由段韶将战争节奏拖延下去,有的时候这种老乌龟战术哪怕趴在要害地方一动不动,能够发挥出的作用都比任何积极进取的战术还效果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