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1 / 2)

萧衍之捏了捏她仍露在外的小半张脸,“先用膳,一会儿凉了。”

桑晚埋着头,仍没有回应,不愿将脸转出来。

帝王嗓音暗哑,“还想朕喂你?”

桑晚听后,脑中闪过几个场景。

犹记得当时在南国,萧衍之就总喂她,喝药或是吃旁的东西。

她坐起身,问:“陛下之前明知我还怕着你,为何总喂我……还那么专横。”

“这会儿不怕朕,知道来质问了?”

帝王没好气地用手点了点她的鼻尖,才回忆着说:

“在南国的废弃小院里,你手中仅有两块甜糕,虽然舍不得,但还是将其中一块凑到朕唇边来哄朕。”

关于这段,桑晚记得格外清楚。

但她怎么也想不到,竟是这层原因。

萧衍之:“再见你时,朕就想,定要亲自将这个小姑娘重新养一遍,让她变得自信,让她也明白,自己是有人疼,有人爱的。”

回想当日许多,桑晚仍觉得很不真实。

现在看来,萧衍之那些行径纵然有些吓到她,但却真的像在哄她。

之前不懂,一向有暴君之名的帝王为何独独对她那样,现在……心里暖暖的。

“我会努力,变成可以和陛下比肩的人,绝不叫人轻看了去。”

桑晚环住他的脖子,眼神笃定。

“没人敢看轻你,任何时候,阿晚都不用勉强自己。”

……

秋狝结束,意味着冬日即将接踵而至。

约莫十日后,法华寺的一众高僧清晨便入宫,在望天台的祈年殿中诵经。

每年冬至的祭祀大典都格外隆重,今年也不例外,为天下苍生,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萧衍之还在宣和殿不紧不慢。

负责祭礼的礼部尚书在殿外急的团团转,却不见帝王出来。

柯沭和孟涞皆陪在里面。

萧衍之手中拿着龙影卫暗信,看完后递给元德清,遂在暖炉中烧成了灰烬。

“齐永怀?”

柯沭回道:“是,翰林院修撰,官至六品,去年的探花郎,为人忠厚老实,入仕前是本分的庄稼人。”

“翰林院中满是精英,历来重臣大多出自翰林,若无过错,三五年后也会升迁调任,仕途平坦,薛贵人倒是给那侍女寻了个好去处。”

孟涞缓缓说。

打从令月如此引人注目的出宫,萧衍之便盯上她了。

只是没想到,在宫门接应她的居然是媒人,离宫不过十来日,便迅速定下黄道吉日完婚。

也就是今日——冬至。

萧衍之看向元德清:“阿晚呢?”

元德清愣了一瞬:“回陛下,姑娘自回宫后时常去薛贵人的永安宫小坐,但今日冬至,应该在雍华宫等陛下呢,不会过去。”

柯沭自然猜到了萧衍之心中所想,又呈递上一份调查出的暗信。

元德清接过,双手递到御案之上。

柯沭:“薛贵人母亲当年死的突然,臣已查清,确为现在的续弦夫人所杀,且尚书大人知情。”

他那续弦夫人,也就是如今薛铭宇的母亲,庶子也跟着变成了嫡子。

薛尚书的官位是当年先帝亲赐,看起来忠厚,实则虚伪奸诈,追名逐利。

官拜尚书后,所选武将真假掺半,看似中立、不偏不倚,在位这些年,背地里却调任了数十名太后的人。

可他聪明就聪明在,表面上与姚家毫无往来,刚正不阿。

还是东夷一战,凌元洲腹背受敌,险些遭遇暗算,才知就连自己手下,都渗透了姚家的人。

回京后耗费大半年,暗中逐一排查,这才查到了一个共同的地方——兵部尚书薛义。

任谁也想不到,传递情报之人,是他那续弦夫人,一直源源不断地将姚家的需求带回府中,且并不频繁,最多半年一次,藏得很深。

不过买衣衫朱钗的功夫,这信儿就回了尚书府,进了薛义耳中。

孟涞哂笑:“难怪当年太后遴选秀女,薛贵人的位份是除却柳文茵后,那批秀女里最高的。”

柳文茵出自江州柳氏,和太后是血亲,和萧衍之沾了层表亲关系,一入宫就被姚淑兰封了嫔位。

龙影卫那时也不会盯着一个妇道人家,直到怀疑完薛义,太后给了薛瑶高位份,这才着重盯上。

从先帝给薛义兵部尚书一职开始,他就已经为姚家效力,只是藏得太深,并未发现。

时至今日,仍为姚家所用。

若姚家覆灭,也不会说出他,他还是兵部尚书;若姚家胜了,加官进爵,全族荣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