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2 / 2)

柯沭冷哼:“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薛贵人的母亲,怕就是因着姚家所害,给他那续弦夫人和庶子腾位置呢。”

这些年,姚家避世,不和萧衍之有冲突,收敛锋芒。

连带着薛义也不曾联络,没有实证,萧衍之也不急着除他,姚家倒台那日不愁办不掉。

可现在,好似有变……

“秋狝时,薛贵人已见到潘子墨和江雪昕,如此说来,心中最后的挂念就是令月了,如今令月按她吩咐,和齐永怀大婚,便更无牵挂。”

孟涞心中一跳:“薛贵人若是有意接近姑娘,恐怕动机不纯。”

恰逢此时,外头有太监小跑着进来。

“启禀陛下,礼部尚书已在外恭候多时,恐误了祭祀大典的吉时,还请您即刻动身。”

望天台此刻旗帜在风中飘然。

祈年殿外皆是官员,殿内都是王宫贵胄。

因着做了大殿的内侍监,安顺身上穿了礼制的太监服,候了许久。

看到帝王銮驾,才去望天台的入口处候着。

直到萧衍之上来,将手搭在他腕子上

安顺:“姑娘说等您回来一同吃饺子,这会儿估摸着在小厨房呢。”

“她亲手做?”萧衍之脸上难掩笑意。

安顺点头:“正是,姑娘心意难得,陛下好福气。”

萧衍之还未进祈年殿,就见殿外候着一个瘦瘦高高的老太监。

却脊背挺直,面容阴寒。

他怎会忘了那人,太后身边的大太监,康明。

说起来,这位也是故人,也算看着他在太后手中受了那许多年的折辱。

从七岁稚儿,直到现在。

当年该死之人,能杀的都杀了。

康明还被太后护得很好。

他上了年纪,一般差事都是徒弟王庚年来办,上次请桑晚去菊园就是那人。

今日祭祀大典,他却出现,只能证明宁王不在。

果然行至殿门,康明行动迟缓,冲萧衍之弯腰行礼。

“见过陛下,宁王殿下身体抱恙,祭祀大典无法过来,奴才特来通传。”

第70章

“听太后说已寻到医者,为宁王医治沉疴?”

萧衍之并未正眼看他,也没叫起,康明仍弓着腰,看不见神色:“江湖游医罢了,能否医好还未可知。”

“天寒地冻,康公公可要护好身子。”看似关心的话,萧衍之却说的深意十足。

康明眼看着他从稚子到如今帝王,不等他说,便缓慢直起腰:“奴才贱命一条,不值得您记挂,奴才告退。”

帝王身后跟着孟涞,一道儿姗姗来迟。

深深瞥了眼后退着离开的康明,眼眶深陷,眼球略有些灰白,宫中鲜少有太监能活到这般年岁,属实算得上高寿了。

先帝子嗣并不算多,且手足流放的流放,死的死,并无太多宗亲。

祈年殿内只有萧梓轩和萧琼斓,殿外为首的则是镇国公世子凌元洲,和荣国公世子姚绍明。

这也是他每年为数不多,在宫中露面的机会。

安顺:“吉时已到,请陛下入殿。”

法华寺每年来的高僧都是同一批人,慧明方丈身为住持,很少出寺。

萧衍之抬腿跨入,视线在萧梓轩身上停了一瞬,接过祭祀专用的高香,在蒲团上跪下,身后众人才跟着跪下。

行祭祀礼,诵经祈福。

待祭祀流程走完,已接近一个时辰。

臣子皆侯在殿外,安王和长公主一左一右,跟在帝王身后出来。

恭维寒暄后,陆续散开。

萧梓轩抬头看了眼天色,“今日冬至,臣弟去皇兄那里用膳吧?”

他说完,却见帝王神色一顿。

“听说你近日很是用功,孟大人都夸你刻苦,这是转性了?”

安王看向孟涞,眼中惊喜:“孟大人夸本王了?”

“夸殿下起的早,臣府中的鸡都还没打鸣呢。”说着,孟涞打了个哈欠,“殿下有喜欢的姑娘了?”

萧梓轩眼神躲闪,“孟大人为人师表,问这些做什么……”

“倒也不是臣想问,是殿下每日都要问一遍臣,您今日看起来有没有长进。”

孟涞上前一步,夹在萧衍之和安王中间:“是哪家姑娘,竟让殿下这般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