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2 / 2)
出了个馊主意的贾赦美滋滋在家中酗酒,哪管别人死活。
他们荣国府肯定会借一大笔的,之前的八十万两,现在可能又要借个五十万两,加一块是彻底还不上的。
反正他不会去户部借的,借银子的事贾政做的,贾政也比别想好。
想到老二可能会让王氏来盗用他的私章,贾赦站起身,在书房里找到他的所有私章,一个个磕碎。
又寻来些好看的鸡血石,准备重新雕刻,急得借银的又不是他,他至少要雕一年。
荣庆堂内,贾政和贾琏满脸兴奋说着林如海的好话,能提携他们,就是他们最好的姻亲,比王子腾直接许多。
这辈子贾政还没因公事进宫面圣,贾琏便更不用说,完全没有去过,两人一想到要送银子进宫,多大的体面,发自内心自豪。
因为林如海说,皇商薛家和甄家老爷进宫都只能是办事的奴才,办得好是应该的,他们荣国府的人进宫才是臣子,办得好应该得到足够的恩赏。
所以几家都一致认为他们应该走好这最后一趟,功劳全部挂在他们身上,利益会最大化。
“这是好事。”贾老太太没有一句提及江南之事,“二太太、凤丫头,你们好生收拾着,就按他的意思办。”
“那,孙儿就将梨香院收拾一下,整个荣国府应该只有那处最僻静,适合独门独户又能安心守孝,黛玉妹妹要是带得人多,其他地方只怕是放不下。”
王熙凤提前点出那个地儿,王二太太听完就两眼瞪他。
“那地儿是老太爷清修之地,给个外孙女……”
王氏刚开口,贾政立刻应和起来。
“父亲清修之地已经荒废多年,本是留给儿孙读书之所,府里也就剩下宝玉需要读书,不如这样,让宝玉搬过去,黛玉留在碧纱橱,也好陪着老祖宗。”
这提议一出,所有人都不可思议望着他。
“不行,宝玉才多大点,不就一个地方?至于扯来扯去,凤丫头,你就去收拾一下梨香院。”
“好嘞。”王熙凤得了令,风风火火离开,完全无视掉王夫人瞪她的目光。
不住梨香院的话,以后黛玉离府都是个事,住在梨香院就完全不同,直接从后门出去,府上未必能知晓。
林如海想让她教一教黛玉管家的能力,银子人手都不能少,说不准还会给铺面,她跟贾琏手里一无所有,府上开销还得她去典当和放利子钱,这么大的巧宗,还能为贾琏铺路,跟着林姑爷混,王熙凤非常愿意的。
事情捞到手,王熙凤带着平儿和林之孝家的就开始重新打扫梨香院,梨香院里一切都好,本就是为宝玉留着的,摆件花草从未疏忽过,难怪二太太那么不高兴。
此地比碧纱橱好太多,屋子多,还自带个小厨房,念着黛玉妹妹在江南长大,口味跟京都的未必一样,王熙凤没再去问老祖宗,直接就人将小厨房也收拾出来。
林姑娘有得是人手和银钱,带个厨子过来没半点问题。
而且安全,不怕被人拿捏。
第59章 柳氏回县里
贾政志得意满,满腹兴奋在老太太和贾琏处都没有说尽兴,唯有回到自个书院,跟几个清客谈起,被清客们你一句恭喜,我一句羡慕,说得心肝都舒坦无比。
又说荣国府的门面果然非比寻常,一般人家这种活都没有资格参与,甄二老爷竟可以直接成为最后的大赢家,怎不让人羡慕。
清客的嘴里,全都是自谦和羡慕,陪伴贾政那么多年,如何不知他心中所想,只是当贾政提起要他们当幕僚一事,一同去任上做县丞或者师爷,却无一人愿意跟随。
就贾政那样的性格,出去外面只有被人坑的份,他是勋贵不假,别的都好说,沾上官职那便得受人管制,被人坑一笔太过简单,去穷一些的县可能还好,富贵一些的基本一去一个准,还能让荫庇之人好过?
贾政见他们一个个都说还想留在京都,家中老母妻女不能远行,不如就此告别,往后若有机会,再一起详谈,胸中无法理解。
林如海当然不可能给他谋一个穷乡僻壤的县令给他做,他们竟无一人愿意,跟他想象中讨好他、奉承他、甚至求着要做他县丞和师爷的模样大相径庭。
清客们口上拒绝,见他神色不对,立刻调转话题,谈起他们曾经在外求学的经历,贾政一听这事,又被勾缠着起了好奇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