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1 / 2)
但就像先前他们商量的那样,阿姐的孩子不可以在她身边长大,不可以在陛下身边长大。
董嫣安排好了一切,又朝董姮的那间屋子远远地望了望,她心中发酸,泪水便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她知道司空府为姐姐准备的吃食和医生都不会是最好的,所以她将姐姐带到郭府,可是也正因为此,她们姐妹二人,便再也回不到过去了。
但是不论如何,天子与父亲密谋衣带诏的事情,董嫣是会告诉董姮的,只是要在她将孩子生下来之后,再告诉她。
知道自己的丈夫是什么样的人之后,是要继续留在他的身边,还是疏远他,甚至离开他,这都是知道了真相之后,董姮应该自己选择的。
兄长这一次没有随曹操大军出征,他还是被关在司空府中,没有被放出来,其实对于是否要告诉董凌董承之死的真相,董嫣很是犹豫。
董凌一直想要跟着曹操南征北战,干出一番事业来,如今他在曹操军中已是将军,若是没有董承的这件事,这一次他跟着曹司空北征袁绍,倘若立下的功劳不小,或许回来便能封个亭侯。
倘若告诉董凌父亲死在曹操的手里,对他来说,先前在曹操手下为将的几年,就仿佛是一场笑话,他难道能够真心诚意地在杀父仇人手下,继续为他打仗吗?
可是如果把真相告诉他,董凌日日在曹操军中,他真的能守住这个秘密吗?
董嫣有些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董承的这件事情闹得这么大,可以说是满城风雨,那关着董凌的那个地方,一定也有守卫,他们不可能什么都不讨论,外面的风声,他一定听到了。
董嫣思索了一些日子,她想到了一个人,如今能够稳住时局,给她出主意,帮她想办法的,也许就只有他了。
她去找了荀彧。
董嫣相信,这件事情荀彧会帮她出主意的,毕竟董凌是曹操的部将,而董承假死这件事情,荀彧也是知情人之一,此事事关曹操,事关汉室,荀彧不可能坐视不理。
董嫣来到司空府,请司空府的人去向荀彧通传时,她看到了斥候的战马,想来是前线的军报已经传了回来,送到荀彧的手中。
她还没来得及多看一眼,荀彧便将她请了进去,。
“董嫣见过令君。”
“不必客气。”荀彧指向旁边的位置,示意她坐下,“夫人今日来,可是为了少将军的事情?”
董嫣笑道:“不愧是荀令君是,洞察人心,我真是自愧弗如。既然令君已经猜到了,还请令君指点一二,我究竟该如何将此事告知我的兄长。”
荀彧合上了手中的战报,董嫣察觉到,他似乎眉头有些微蹙,但并没有多在意,她只想知晓,荀彧接下来说的金玉良言,是否能助她破了这两难之局。
荀彧缓缓将头抬了起来,他沉静如水的面容一如既往的没有什么太大的情绪波动,似乎对他来说,董嫣和前线战报的同时到来,是一个很好的将两件事情同时推向他想看到的方向的机会。
“其实夫人不妨想想,司空想要的是什么。司空放了令尊,总不可能是为了让少将军将他当作杀父仇人,而后失去上将军这样一位猛将吧?”
董嫣知道,但正是因为她知道曹操想让董凌继续为他效力,所以她才犹豫着要不要将此事的真相告诉兄长,“这我自然知道。”
“倘若有一个机会,能让少将军此次跟随主公一同北征袁绍,用别的方式让少将军解开这误会,自是比直接将令尊的事情告诉少将军更加合适。”
“令君可是已经有主意了?董嫣愚钝,请令君明示。”
荀彧缓缓道:“这件事情倘若要成,还得夫人到前线走一趟。只是我将这方式告诉夫人,究竟去是不去,皆是夫人的权力。”
“去前线?”董嫣不明所以,自己去前线,同董凌解开仇恨有何关系?难道荀彧是想让兄长因为担心自己而追到前线去?“可我去了,又能做什么呢?”
荀彧将手中战报卷了一卷,递给董嫣,“此乃军报,我本来是不该给董夫人看的,但如今既然要夫人去战场,应该将事情告诉夫人,由夫人自己决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