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2 / 2)

荀彧为何会这样说?什么要她自己决断?什么将事情告诉她?此话董嫣听来隐隐觉得,似乎前线的战况很是不妙。

董嫣从荀彧手中接过战报,展开一看,曹操倒是没有说同袁绍胜败如何,只说让荀彧多增粮草,另外,要他在许都想办法寻个医术高明的大夫往前线来。

因为军中似乎有疫病,已经有一些将士不战而病,让曹操有些担心。

“疫病?”董嫣看到这里,似乎明白了自己方才刚进来时,荀彧脸上不易让人察觉的有些为难和担心的表情是从何而来。

若是军中有疫病,多半是因为扎营之地选得不好,且将士们刚到战场,水土不服,所以才会蔓延开来。

董嫣忽地想起了华佗帮郭嘉调养身体时说过的话,他说郭嘉的身子若是生些小病,倒是无妨,只会比旁人好的慢些,但若是碰上大病、疫病,便是凶险万分。

如今他已经调养了两年有余,前些日子刚断了药,现下若是曹操军中闹疫病,不知郭嘉会如何?他未曾带着药,若是先前养好的身体又有反复,该如何是好?

董嫣知道这个消息后,心中的担心一点也不比荀彧少,“令君,那许都可有擅治疫病的医师啊?”

荀彧摇摇头,“司空府最好的大夫自然是要做随军军医的,若要说医术更加高明的大夫,便只有几年前跟过司空一段时间的董奉。”

可是他们都知道,董奉早就走了,他游山玩水、四处行医,本就不愿被曹操所拘束,没有人知道他在哪里,没有人找得到他,这个时候,又怎么可能让他到前线曹操军中去呢?

董嫣皱了皱眉头,董奉不在,曹操军中没有更好的医师,她虽然跟着华佗学过一段时间的医术,却也只是略通皮毛而已,伤寒小病倒可治得,但这要人性命的疫病,若是稍有不慎,便是全军将士的生死,她怎么敢治?

“令君,不如我去寻杨太尉问一问。令君知道,先前我同华佗先生有过交集,他的医术比起董奉先生只高不低,华先生与杨太尉是挚交好友,倘若杨太尉知道华先生的所在,我可去请他,和我一同到前线去襄助司空。”

只是,杨彪本就是忠于天子,忠与汉室,看不惯曹操的,且杨彪卸下太尉之职又是被曹操所逼,这件事情,他根本就没有必要帮忙。

董嫣将此事的难处也和荀彧说了,荀彧自然是明白的,他与杨彪同朝为臣多年,是很了解杨彪的,“这件事情,杨太尉会帮忙的。”

董嫣望进他如秋水一般深沉的眼睛里,顷刻便反应过来荀彧是什么意思,“这次,杨德祖以司空主簿的身份跟着司空一同北征袁绍去了,所以,杨太尉若是担心他儿子的生死,就一定会帮这个忙。”

荀彧淡淡一笑,“不错,所以即便华佗此时远在天边,杨太尉只要有法子联络到他,就一定会让他到许都来。”

董嫣点了点头,只盼着华佗能够离许都近一些,盼着华佗能愿意和他们一同到前线。

反正郭嘉在军中,董嫣放心不下,是一定要去的,她想着,倘若能顺利请来华佗,他们同到曹操军中去,并这军中疫病蔓延的消息,可以一同传到董凌的耳中,董凌知道自己的妹妹有危险,自然放心不下,会想去前线战场看一看。

那个时候,只要荀彧让看守的人故意放松警惕,让他顺利逃走,便可将人送到前线曹操军中去。

董嫣与荀彧将想法互通之后,荀彧道:“等少将军到了军中,司空自然有办法,我相信少将军也不是不明事理的人,能够明白司空的一片苦心。”

荀彧看着董嫣,她似乎已经十分自然地认定了自己是要去军中的,他明白董嫣想让兄长与曹操化解仇怨,但荀彧也知道,她心心念念的,还有此刻正在军中的郭嘉。

“只是,如今不知军中疫病的具体情况,想来每过一日,便多一分凶险,董夫人刚刚生产不久,又身为女子,到军中后,千万要和将士们分开,莫要染了疾病,否则荀彧让夫人到前线去,便是害了夫人,如何对得起奉孝?”

第118章 坦诚相待

董嫣笑得坦然,“令君放心,我知道疫病凶险,自然是会小心的,可是我夫君在前线,我确实放心不下,无论如何,只要能有机会,我定是想要去看看的。既然我到前线去,或许能够解司空的一时之急,又能化解我兄长和司空之间的仇恨,那我为何不去呢?生死有命,无论如何,这是我自己的选择,令君不必过于担忧。”

“只是,董嫣还有一事,想请令君应允。”

荀彧见董嫣临走之前有要请他应允之事,便隐隐有几分猜测,“夫人请讲。”

董嫣垂下眼帘,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去找杨太尉之前,我想见一见我父亲。那日之后,我便不知父亲去了何处,也再也没有见过他,不知令君可否替司空做这个主,让我见一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