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1 / 2)

茶几上的手机震了一下,显示屏亮起,王晅的消息跳出来:“今晚三里屯,陈昊组局,观澜也去。”

杨晟冷笑一声,直接把手机扔到沙发上。这种把戏玩多了,连他自己都觉得可笑。

可十分钟后,他还是站在衣帽间的落地镜前,一丝不苟地系着领带,连袖扣都换上了那对低调的铂金款——叶观澜曾经夸过这对好看。

镜子里的人西装笔挺,眉眼锋利,可眼神却出卖了他——那里面藏着的,分明是期待和忐忑。

杨晟自嘲地扯了扯嘴角,心想:“杨晟,你真是犯贱。”

“叶观澜,你够狠。”他对着空气咬牙切齿,“等我抓到你,非得……”话说到一半,自己先笑了。这哪像港岛那个风流倜傥的杨少?分明是个追着心上人跑的愣头青。

落地窗外,cbd的霓虹渐次亮起,绚烂的光影映在玻璃上,衬得他的身影愈发孤寂。他端起那杯早已冷透的咖啡,杯底的方糖沉在褐色的液体里,像块化不开的冰。

他突然想起在香港的日子——半岛酒店的下午茶,兰桂坊的夜场,只要他勾勾手指,就有人前赴后继地凑上来。

可到了北京,他就算把嘴皮子磨破,也没人真正把他当回事。

“扑街!”

他对着玻璃窗骂了句粤语,倒影里的自己像个彻头彻尾的笑话。

来北京两年,他学会了在饭局上自觉坐下位,敬酒时杯沿低人三分,连说话都刻意带上了京腔儿化音。

可那些老北京们看他的眼神,依旧像在看个外来客。那些推杯换盏间的笑脸,那些称兄道弟的场面话,全是虚的。

真正的京圈,从来都握在叶观澜手里。

而那个男人,正用最优雅的方式,教他什么叫——

“规矩”

……

雨丝像银针般斜插/进北京的肌理,将整座城市织进一张潮湿的网里。

杨晟站在落地窗前,指尖抵着冰凉的玻璃,看雨滴在窗面蜿蜒成泪痕。比起香港永远温吞的雨季,北京这场雨下得痛快淋漓,像要把什么陈年旧事都冲刷干净。

咖啡杯沿的指纹已经干涸,第三杯美式早就凉透。他机械地抿了一口,苦涩在舌尖炸开,却压不住记忆里更苦的味道——半山老宅拍卖槌落下的闷响,父亲病榻前监测仪刺耳的蜂鸣。

维港的霓虹在回忆里明明灭灭,可那个灯火通明的港湾,早就没有等他归航的灯塔了。

半年了。

他自嘲地扯松领带,昂贵的真丝布料在掌心皱成一团。

京圈这个镀金牢笼里,他像只折翼的候鸟,既飞不回南方的暖阳,又融不进北方的风雪。而叶观澜……想到这个名字,他下意识摸向西装内袋,那张高尔夫球场的字条还在,边角已经起了毛边。

手机在掌心转了好几圈,杨晟突然按亮了显示屏。通信录里那个名字刺得他眼眶发烫,喉结滚动间,指尖已经先于理智按下了拨号键。

“喂?”

电流也滤不掉的清冷声线,像雪粒簌簌落在耳膜上。

杨晟的拇指无意识摩挲着窗框,雨水渗进指甲缝的凉意让他清醒了几分:“叶生,你一个北京人,怎么比香港地价还难约?”话一出口他就咬住了舌尖——这哪像谈正事,分明是在撒娇。

玻璃杯底磕在大理石台面的脆响传来,接着是钢笔旋盖的轻咔声。

“难约说明有价值。”叶观澜的声音忽然近了,彷佛就贴着耳畔呼吸,“杨少家族当年在太平山收楼时,不也专挑最难啃的骨头?”

窗外的雨突然大了起来。杨晟望着玻璃上扭曲的倒影,看见自己眼底跳动的火苗:“叶少这是把自己当太平山顶的豪宅了?”他故意让袖扣磕出声响,“可惜现在港岛楼市不景气。”

电话那头传来衣料摩擦的窸窣,像是有人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

“所以杨少改行做北漂了?”轻飘飘的一句,却准确踩中他所有痛处。

领带突然勒得呼吸困难。杨晟扯开束缚,喉间溢出一声笑:“可不是么,专程来给叶少当跟班。”话里的自嘲掩不住酸涩,“可惜连递名片的资格都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