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2 / 2)

雨声忽然填满了沉默的间隙。杨晟数到第七滴雨砸在窗沿,叶观澜的声音穿透雨幕:“今晚八点。”背景音里传来纸张翻页的沙响。

电话挂断的忙音像记闷雷。

杨晟怔怔望着窗外,雨幕中的国贸大厦亮起灯火,倒映在积水的路面,竟有几分维港的错觉。他忽然推开窗,任雨水浇湿前襟。

北京深秋的雨带着凛冽的土腥气,却莫名让他想起南中国海的风。

湿透的衬衫贴在背上,凉意渗进骨髓。杨晟却笑了——这场雨,终于下到了他心里。

……

暮色沉沉,雨丝斜织,胡同里的青石板泛着水光,倒映出模糊的灯影。

杨晟撑着伞,循着门牌号找到那家藏在巷子深处的私房菜馆。推开斑驳的木门,老式铜铃“叮铃”一响,扑面而来的是红烧肉的酱香和隐约的京剧唱腔,咿咿呀呀地混在蒸腾的热气里。

王晅带他去的地方,永远都是那些藏在cbd高层的私人会所,水晶吊灯、雪白桌布,连服务生走路都轻得像猫。

而叶观澜偏偏喜欢这种市井烟火气——胡同里的小馆子,老板亲自掌勺,菜单就写在掉漆的黑板上。

他本以为提前十分钟到已经够早,没想到推开包厢门时,叶观澜已经坐在那里。暖黄的灯光笼着他半边侧脸,修长的手指正慢条斯理地烫着紫砂壶,水汽氤氲间,茶香悄无声息地漫开,连空气都变得清雅起来。

“叶少,每次准时得让人无话可说。”杨晟扯了扯被雨水打湿的袖口,拉开椅子坐下,椅脚在木地板上拖出轻微的声响。

叶观澜抬眼看他,目光在他微湿的发梢停留了一瞬,随即垂下眼睫,继续摆弄茶具:“你也挺准时。”语气平淡得像在陈述一个事实。

“那是,叶少的时间可比金子还贵。”杨晟故意拖长了音调,指尖在杯沿上轻轻敲了两下,“我可不敢耽误。”

叶观澜没接话,只是将烫好的白瓷杯推到他面前,茶汤澄澈,映着灯光像一块琥珀。他又递过菜单,动作行云流水,连纸张翻动的声响都恰到好处,彷佛在演绎一场无声的茶道表演。

“看看想吃什么?”

杨晟随手翻了翻菜单,目光却总忍不住往对面瞟。

叶观澜今天穿了件深灰色衬衫,料子挺括,衬得肩线格外利落。袖口随意挽到手肘,露出一截线条分明的小臂,腕骨凸起的弧度恰到好处。他低头写字时,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衬得整个人愈发清冷疏离。

“叶少看着安排吧。”

杨晟把菜单递归去,指尖不经意擦过对方的手背,那一瞬的触感像是被烫到,他条件反射般缩了回来。

第12章 太激动,手劲大了点

叶观澜接过菜单,神色未变,只在便签上写了几行字交给候在门边的助理。笔尖滑过纸面的沙沙声在安静的包厢里格外清晰,杨晟盯着他握笔的手指,忽然想起上次在长安俱乐部,这人也是这样漫不经心地给王晅签了一张支票,数字后面的零多得让人心惊。

窗外雨声渐密,打在老式瓦檐上,像某种古老的计时器。杨晟端起茶杯,茶汤入口微苦,回甘却绵长,像极了他此刻的心情。

包厢门“咔哒”一声合上,窗外的雨声忽然变得清晰起来。杨晟盯着叶观澜的侧脸,恍惚间觉得他们之间隔着一层看不见的玻璃——明明近在咫尺,却怎么也碰不到。

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龙井的清香在舌尖绽开,却压不住喉间的干涩。“这雨下了快一周了,”他状似随意地开口,指尖在杯沿轻轻摩挲,“听说朝阳那边都积水了。”

叶观澜的目光依然落在窗外的雨帘上,指尖轻轻敲着杯沿:“嗯。”

“国贸那边新开了家米其林三星,”杨晟不死心地继续找话题,“据说主厨是从巴黎请来的。”

“去过。”叶观澜终于转过头,眼神平静得像一潭深水,“鹅肝太腻。”

话题像断了线的风筝,直直坠向地面。杨晟突然放下茶杯,瓷器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叶观澜,你这两个月是在躲我吗?”

叶观澜的手指顿住了。他缓缓抬起眼,目光像x光一样把杨晟从头到脚扫了一遍:“你觉得呢?”

“我觉得是。杨晟扯了扯嘴角,“不就是上次在电话里说了几句重话?叶少什么时候这么小气了?”

“杨晟,”叶观澜忽然轻笑一声,那笑意却未达眼底,“知道为什么你这样的性格在京城处处碰壁吗?”

“我什么性格?”杨晟猛地坐直身体,“有话直说不好吗?非得跟你们似的,说句话要拐十八个弯?”

“直来直去是好事,”叶观澜慢条斯理地给自己续了杯茶,“但在京城,‘点到为止’才是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