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阙春深 第13节(2 / 2)

“求之不得。”卫淑妃眉开眼笑。

东宫的格局却与内廷其他宫殿不大一样,俨然一座缩小版的皇宫,以正殿为中轴线,东西两侧齐整排列了六座侧殿,以供储君的妻妾居住。

依照旧例,杨满愿本该便移居至东侧的毓庆殿,但因诸多缘由,她至今仍住在正殿。

正值深秋,锋利的凉风在宫道上呼啸而过,东宫北侧的小池塘内满是稀疏残枝莲荷。

看向这一池枯败的景象,卫淑妃低低感叹了句,“春去秋来,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我也在深宫高墙待了二十多年了。”

这话杨满愿也不知怎么接才好,只好颔首低眉默默立在一旁。

婆媳俩又一路走走停停,将整座东宫都逛了一遍,才再度回到了正殿内,坐在轩窗边闲话家常。

看着眼前容貌娇艳的女子,卫淑妃眸光微动,忽然低声问:“太子待你可好?”

杨满愿长睫忽闪,小脸红扑扑的,“嗯,太子殿下待妾身极好。”

听她的话不似作伪,卫淑妃眸底微不可见地极快划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那就好,你们和和美美的,我就再没有什么可忧心的了。”她清秀的面容浮起一抹温婉恬静的笑。

临行前,卫淑妃又道:“听说御花园内有株极其名贵的孔雀昙花,将在明日黄昏时分盛放,满愿可愿陪我去一趟?”

听闻御花园三字,杨满愿心跳漏半拍,小脸霎时白了几分。

卫淑妃又略有些腼腆地说:“我是先帝遗妃,平日并不好在宫里随意走动,若有你陪着也能少些顾忌。”

此话一出,杨满愿也不免生出恻隐之心,只得竭力稳住心神,连忙应下。

卫淑妃贵为太子生母,本该是后宫仅次太后、徐后的存在,偏弄化造人,如今连在内廷自由行走都要瞻前顾后。

只是想起半年前在御花园发生的事,她又有些惴惴不安。

默了须臾,她又道:“淑妃娘娘放心,妾身明日申时末便到清宁宫,陪您出行。”

卫淑妃却拍拍她的手,体贴周到地说:“不必去清宁宫,你自行到御花园即可,从东宫到清宁宫得绕一大圆呢,太麻烦了。”

清宁宫位于内廷最西侧,而御花园位于皇宫正北端,从东宫到清宁宫可比径直前往御花园远多了。

杨满愿讪讪一笑,“是,妾身知晓了。”

送走卫淑妃后,她立在原地久久没有回神,脚底好似生了根一般。

接连几日乾清宫那边毫无动静,她只当那日是自己看差了。

可想到明晚要陪卫淑妃前去御花园赏花,她又心乱如麻。

第26章 心腹大患?

翌日,临近黄昏,夕阳如丹,余霞成绮。

宫道深邃幽长,风声飒飒,杨满愿在杏云丹桂的陪同下来到了御花园。

朦胧霞光映在她身上的石榴花织金如意纹鹤氅上,流光溢彩,又像给她整个人镀上一层淡淡的光晖。

深秋的夜间正是昙花绽放的时刻,但此时这株如同珍稀瑰宝的孔雀昙花仍紧紧闭合着。

临出东宫前,杨满愿还特意命人前往清宁宫给卫淑妃递了话,可在园内一等就是半个时辰,夜幕缓缓降临,仍不见卫淑妃的身影。

眼看着昙花随时就要盛开,杨满愿有些急了,“方才派去清宁宫传话的是谁?不会是出了什么岔子罢?”

丹桂忙回道:“派的是小程子,他是东宫专门负责跑腿传话的,平日也没出过差错,也不知是怎么回事。”

她又赔笑道:“奴婢脚步快,不如让奴婢再去一趟清宁宫罢?”

“好,你快些去,别耽误了。”杨满愿点点头。

丹桂当即提着手中的灯笼朝外跑去。

上弦月渐渐爬上天际,天色彻底暗了下来,偌大的御花园只余杨满愿与杏云主仆二人。

因后宫虚置,皇帝曾多次下令遣送宫人太监出宫。如今宫中内侍数量稀少,又有宵禁,每到夜里整座皇宫都空荡荡的,杳无人迹。

半年前在此处发生的事不断在脑海中浮现,杨满愿心跳如擂鼓,莫名有种不好的预兆。

杏云提着灯笼笑着打趣道:“奴婢今儿才说过让您多些带人出来,偏您不听,这下好了,就奴婢和您孤零零待在这儿,还怪吓人的。”

杏云年长杨满愿几岁,十岁时就被买入杨家帮着照料两个姑娘,情分非同寻常,如今私下里只有她们主仆二人时说起话来也没什么顾忌。

杨满愿抿了抿唇,她原是想着太子都亲自外出赈灾了,她不好大张旗鼓跑到御花园赏玩,以免惹来非议,哪里想到。

又过了几刻钟,那株昙花开始舒展花瓣,已有了盛开的趋势,可别说卫淑妃,就连去传话的丹桂的身影都不见。

四周静阒无声,只有朔风划过林梢时簌簌作响。

忽然,不远处传来一阵橐橐的脚步声,杨满愿和杏云对视一眼,便急忙转过身看。

这一看,她瞳孔骤然一缩,浑身冰冷——

寒凉的夜风中,皇帝一袭玄色常服,金冠束发,负手而立,深邃硬朗的面孔藏在冷清的月影中,喜怒难辨。

他身边并无随侍的宫人太监,形只影单。一如半年前,那个令杨满愿丧魂失胆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