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阙春深 第18节(1 / 2)

朝堂之上只有君臣,没有父子,他的称呼也不算出错,可有心人却已听出了其中的微妙之处。

皇帝淡淡掀眸看他,面上冷若冰霜。

萧琂字正腔圆、抑扬顿挫道:“臣昨夜忽梦皇考,既寤知是梦,悲恸不能寐,恳求圣上准臣择吉日前往奉先殿、太庙躬诣行礼,以慰皇考在天之灵。”

常言道,如丧考妣,考便是逝去的父亲,妣则是逝去的母亲。

太子当着满朝文武面前称他的生父先皇永顺帝托梦,要求前往奉先殿、太庙祭祀,俨然是在朝龙椅之上的皇帝扇了一记狠狠的耳光。

太祖开朝之初便主持编撰《祖训录》,明确规定皇位及宗藩传承优先“父死子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若无子才轮到“兄终弟及”。

先皇永顺帝并非无子,还有两个,庶长子萧琂便是最正统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不论当年内忧外患的情况何等窘迫,皇帝的继位始终不合法理,如今太子长成,早该退位归政。

而古往今来,能亲自前往奉先殿、太庙祭祀的只有当朝天子。

偶有特殊情况才会遣官恭代,但这些官员们祭祀时也只是代替天子致祭,并非以本人的名义。

太子称要前往奉先殿、太庙亲祭,那他是以什么名义前往?

替天子恭代的官员?

还是天子本尊?

皇太子可是比当朝皇帝更正统的存在。

渐渐的,大殿内开始有大臣跪地附和,声音越来越响亮,如排山倒海。

“臣等请圣上准奏。”

“臣等请圣上准奏。”

……

皇帝缄默良久,忽然扶额沉笑几声。

哈,用一个胡诌的梦三两拨千斤来要挟他,不愧是他亲自调教出来的储君。

知晓他最大的软肋就是得位不正,儿子竟不惜以此来威胁他放人。

看来他真是低估了杨氏对太子的影响。

也是,他自己尚且情难自禁,何况更稚嫩年轻的儿子呢?

他昨日说的真没错,杨氏就是个祸水,当初目睹太子放下身段讨好她时,他就该把她杀了。

皇帝幽深的眸底划过一丝阴鸷,若当时杀了她,他们父子俩也不会越陷越深,乃至反目成仇。

今日太子是要求亲祭奉先殿、太庙,明日是不是要带领群臣来夺他的皇位了?

他手握兵权对此丝毫不畏惧,太子身后不过一群迂腐文臣,毫无胜算。

可一旦真闹起来,他们父子之间的龃龉就将流传千古,他得位不正的事更是会被史官大书特书。

且他并无亲生后嗣,来日太子继位,恐怕第一件事就是要追废他的帝位,否认他的一切。

皇帝放在膝上的双拳紧握,一股刻在血脉里的阴戾如同海啸般叫嚣着席卷而上。

半晌,他铁青着脸,沉声喝道:“此事容后再议,朕会与太子私下相商,退朝。”

临行前,皇帝杀意凛凛道:“退朝后逗留在大殿者,拉出去庭杖一百。”

庭杖一百,不死也去了半条命。

原本乌泱泱跪了一地的朝臣们纷纷站起身来,满是歉意地看向太子,尔后迅速退出太和殿。

萧琂的目的已经达到,也不在意这些人是否真心忠诚于他。

他想起杨满愿性情胆怯娇弱,也不知她被囚禁在西苑瀛台的一个月里该有多绝望。

思及此,萧琂心头有似细针扎过般的疼痛。

待群臣散尽,他阴沉着脸阔步走出太和殿,迎面便遇上了乾清宫总管太监常英。

此刻黑鸦鸦的云层在皇宫上空低垂着,似阴霾压在头顶上,闷得人透不过气。

“太子殿下,圣上邀您同往西苑围猎。”常英朝他讪讪一笑。

然而,向来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皇太子却甩了一个冷脸给他,只命身边的舒庆备马前往西苑。

常英眼观鼻鼻观心,忍不住感慨,怎么偏偏圣上就是认准了杨尚仪呢!

这一个月里他是亲眼目睹了杨尚仪是何等受宠。

他可是在圣上身边侍奉了二十多年的人啊,他真是第一次见到圣上宠幸女人!

常英进宫前也是娶过妻的,他都从来不知男女之事竟会如此激烈,果然真龙天子与他们这等凡人就是不一样……

而他愣神的片刻里,太子已骑着骏马抵达了皇宫西侧的御苑。

他踏着石桥登上瀛台,一路畅通无阻进入涵元殿内,终于见到了思念已久的人。

可引入眼帘的画面,却让萧琂的心脏仿佛被人攥了一下。

少女只着一袭雪青色寝衣,青丝披散,小脸苍白,神色恹恹地窝在他的父亲怀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