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阙春深 第36节(1 / 2)
“陛下恕罪,臣女只是被陛下天颜震慑而一时失态,绝非有意藐视君上。”
魏国公府一脉全指望着她能脱颖而出成为新后的,万万不能将圣上给得罪了。
“方才你说朕将有新后,何以见得?”皇帝语气略放缓了些。
杨满愿呼吸微滞,下意识垂眸。
萧琂也意识到了什么,眉心微微蹙起。
徐妙华却是心下微动,软着嗓音道:“臣女听说陛下命工部大修先蚕坛,欲要重启亲蚕礼,才斗胆猜测陛下有意立后。”
“臣女以为,嫘祖始创蚕织,首创婚嫁,与炎黄二帝同辟天地,而先蚕坛供奉的正是嫘祖娘娘,不该荒废了才是,陛下迎立皇后主持亲蚕,乃众望所归。”
她还觉得自己定能说到了皇帝的心坎儿上,眉眼间流露出几分自信。
皇帝目光冷冽又淡漠至极,偏唇角似携着一缕笑,“朕确实有意重启亲蚕礼,却与你们设想的不大一样。”
他掩藏在宽袖下大手不动声色地捏了捏杨满愿丰润的手臂。
杨满愿心里登时咯噔一声。
第71章 主持亲蚕礼?
周遭气氛异常冷凝,众人大气不敢出,只余细风拂过树枝摇曳的簌簌声响。
徐妙华仍跪在地上,莫名打了个寒噤。
只听皇帝又慢条斯理道:“杨尚仪摄六宫事已久,表率宫廷,合该由她主持亲蚕礼。”
杨满愿倏然抬眸,略显惊诧。
萧琂神色平静,似乎并不意外,“能得父皇的赞赏并被父皇付以重任,是杨尚仪之幸,儿臣替杨尚仪谢过父皇。”
皇帝薄唇紧抿,对儿子这番不动声色宣示主权的举动颇为不满。
“魏国公之女徐氏是罢?”他再度居高临下睨视跪在不远处的徐妙华。
“是。”徐妙华微微颔首。
就在她以为皇帝因她的出身而高看一眼时,却听皇帝冷笑一声。
“徐氏女目无尊上,搬弄是非,拉下去杖责一百,以儆效尤。”
稳居帝位多年,他周身威势收放自如,刹那间的情绪外露便能震慑得人心惊胆寒。
话音刚落,便有数名小太监上前摁住惊魂未定的徐妙华。
杨满愿面露错愕,“圣上,杖责一百会不会太过了……”
别说一个妙龄少女,便是身强体壮的成年男子,承受实打实的一百下杖打后也未必能活下来。
皇帝垂眸看向杨满愿,漫不经心地问:“噢?杨尚仪以为,该如何惩治她才好?”
沉吟须臾,杨满愿迟疑着道:“不如,罚她将《大梁律集》从头到尾抄写一遍?”
《大梁律集》分为十二篇、六十卷,共计约二十万字,哪怕不眠不休也得耗费十日左右才能一笔一划誊抄下来。
萧琂却不太赞同,徐家人冒犯他的心上人已不是一次两次。
上回徐承宗在他面前口不择言,过后便被他革去了太子伴读的身份,并剥夺了他荫封的资格。
也就是说,徐承宗虽仍能承袭魏国公的爵位,却不能再凭借其开国功臣后代的身份获得荫封的官职。
除非他亲自下场参与科考并获取功名才能按部就班获得官职。可徐承宗本身才学并不出众,若真下场恐怕连秀才都考不中。
自开朝以来便显赫百年的魏国公府,也算是断在他这一代上了。
如今他的妹妹却仍不知悔改,可见他们一家当真是无药可救了。
萧琂拱手道:“启禀父皇,儿臣以为杖责一百确实重了些,而杨尚仪的提议也稍轻了些,不若让其父兄代为受罚,各杖五十,徐氏则按杨尚仪说的罚抄律法。”
皇帝稍感意外,向来以宽厚谦逊著称的儿子竟也会玩连坐家人这一套。
看来这魏国公府的人还真是惹到他了。
这回杨满愿也没再出言劝阻了。
徐妙华脸色煞白,浑身发颤,喃喃地说:“臣女只是一时失言,怎么……”
怎么就连她的父亲和兄长都要受罚了呢?传出去,他们魏国公府就真要颜面扫地了。
当初她就不该让杨满愿顺利入宫参选秀女,否则如今怎会闹到如此地步!
皇帝不耐烦地挥挥手,示意底下人将她带下去。
滞留在畅音阁内的一众世家贵女目睹全程皆唏嘘不已,也再不敢轻视这位出身低微的杨尚仪。
眼看快到午膳时分,常英心思电转,谄笑着提议:“今晨南苑新送来一批獐子鹿子,如今乍暖还寒正是吃炙肉的好时候,陛下不如让太子殿下与杨尚仪也一同前往乾清宫大饱口福?”
皇帝不置可否,只目光灼灼看向杨满愿。
常英又赶忙绘声绘色地介绍:“这鹿肉可比牛羊鲜美多了,等炙烤得外焦里嫩,再刷上蜜糖,一口下去简直口齿留香,回味无穷……”
杨满愿光是听他这番话,便悄悄咽了口唾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