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阙春深 第36节(2 / 2)

萧琂无奈,明知是羊入虎口,也只能领着贪吃的杨满愿随驾前往乾清宫。

珠帘轻轻晃动,一行人径直步入东暖阁的膳厅里,便有数名御膳房的小太监端着一只滋滋冒油的烤全鹿走了进来。

杨满愿理了理裙摆,欲要在膳桌的侧边坐下,皇帝却强势攥着她的胳膊,让她坐在正中主位。

这膳桌是张方型的金丝楠木长桌,若她坐在侧边,他们之间便隔了个太子,让她坐在正中主位,恰好他们父子将她围在中间。

若放在从前,当今圣上与储君皆坐在她的下首,杨满愿兴许还会受宠若惊,可如今也渐渐习以为常了。

皇帝颇为豪迈地用小刀割了一大块鹿腿肉放在杨满愿的碗中,“愿儿快趁热尝尝。”

萧琂却夹了一小块御膳房提前切好的鹿排骨放进杨满愿的碗上,“鹿排的肉更鲜嫩可口,愿愿试试罢。”

对付这般情况杨满愿已能游刃有余。

她微微垂首,软声细语道:“妾身都能吃得下,慢慢来别急嘛……”

见她如此娇柔模样,两个男人自然都顺着她的意,不再强硬逼她作出选择。

午膳过后,慈宁宫遣了人前来宣召太子,且特意吩咐让太子单独前往。

杨满愿心跳如鼓,隐约猜到姜太后的目的还是为了给东宫塞人。

萧琂看出了杨满愿的忧虑,便握住了她的小手并安抚似的捏了捏。

他压低声道:“愿愿别怕,孤此生只会有你一人,绝不会让不相干的人进东宫。”

杨满愿乖巧地点了点头,待太子匆忙离开,她也福身告退要回东宫。

皇帝出言挽留,“早听说愿儿棋艺精湛,朕到现在还没与你对弈厮杀过呢。”

闻言,杨满愿呼吸微滞,双颊瞬染绯红……

自从经历过上回的荒唐,一连数日她都没好意思让人把那副水晶围棋拿出来。

她红着脸支支吾吾地说:“陛下,妾身棋艺不精,还是别了……”

见她如此反应,皇帝也回想起那日的香艳场面,不由眸色暗了暗,喉结咽动。

起先,他真是想与她对弈下棋而已,但人总是得陇望蜀的。

第72章 竟说出同样的话!?

待萧琂抵达慈宁宫时,殿内除姜太后与她三个姜氏的侄孙女外,还有他的生母卫淑妃。

庄贤皇后徐氏自从搬至仁寿宫便深居简出,常年称病,年节大宴也从不参与,更别说前来慈宁宫向婆母问安。

反倒是卫淑妃,每日晨昏定省从不落下,还是姜太后懒得应付她,才让她每月初一、十五来一趟即可。

即便如此,卫淑妃仍是隔三差五寻借口前来慈宁宫,随侍婆母左右,孝敬有加。

慢条斯理作揖行礼后,萧琂只立在殿中,神色自若,丝毫没有落座的意思。

“不知太后娘娘宣儿臣前来所为何事?”他的声音清朗微沉,如山泉微凛。

姜太后笑容慈和:“琂儿你瞧瞧,这三个都是你在姜家的表妹,都出落得不错罢?”

她仍是早晨前往畅音阁时的装扮,浓妆艳裹,珠围翠绕,一手支颐歪坐在楠木雕花大靠背椅上。

围坐在她两侧的三个姜氏女皆羞红了脸。

虽名义上是姜太后的侄孙女,但她们却出自隔了几房的旁支,若非姜太后的几个亲侄都没有适龄的女儿也轮不上她们入宫来。

眼下也是她们头一次见到当朝皇太子。

她们心底不禁感叹,太子殿下果然与传闻中说的一样,风姿如玉,仿若天人。

光是站在那儿,便散发着一股皇室贵胄与生俱来的矜贵气度。

就在她们以为太子会因姜太后的话而将视线移到她们这边时,萧琂只默默垂下了眼帘。

他的语气淡漠疏离,“太后娘娘恕罪,三位表妹皆未出阁,儿臣该避嫌才是,不敢胡乱评说。”

姜太后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卫淑妃忙不迭打圆场,“太子的意思是,三位姑娘正值妙龄,他是不好意思呢。”

言罢,她飞快瞥了一眼萧琂,眸底带着怒其不争的情绪。

萧琂下颌线绷紧,温润清俊的眉眼间多了几分寒意。

“若太后娘娘还是为着上回的事宣儿臣前来,儿臣还是那句话,东宫无意添置嫔御,儿臣有杨尚仪足矣。”

三个姜氏女闻言皆是一愣,个个一脸不可置信的表情。

姜太后与卫淑妃并非第一次听他说这般异想天开的话,但脸色还是阴沉了下来。

“胡说什么?你是堂堂一国储君,将来的九五至尊,身边怎么可能只有一个女人?”

当着几个侄孙女的面,姜太后也没提他们父子聚麀的荒唐事。

“杨氏嫁入东宫也有些时日了,至今肚子还没有任何动静,若她无法生育,你始终是要再纳嫔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