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587节(1 / 2)

皇太后自然没有什么计划可以交待给侄子,不过这一番道理倒也听了进去,不再继续计较高济打死李祖勋一事,嗔望了儿子两眼后便收回了视线,转又望着娄仲达发问道:“近日登门骚扰你的人想是不少,辽阳方面又有什么命令传来?皇帝又打算如何整治我儿?”

“辽阳方面倒是没有新的命令传回,但是之前受命者并不只我一人。另有南安王自介休东行,业已过八缚岭、抵达平都城,这便都不是我能控制的。如果常山王只是希望北面师旅不要前往辽阳,恐怕是要失望了。而今我等再继续裹足晋阳城中,对于辽阳情势同样已经助益不大。”

娄仲达见皇太后仍是不肯吐露内情,便渐渐有些忍耐不住,索性开口将问题描述的严重一些:“晋阳能够领掌甲兵者也并非只有我一人,唐邕等皆陛下心腹肱骨,如今再发生李祖勋横死这样的邪事,此诸众想必更加惊疑。常山王那里如果不能有进一步的动作,并告令我等妥善配合,怕是将要难免受制于上了!”

“瞧瞧你做的好事,若是因此误了你阿兄大计,瞧我之后如何惩治你!”

娄昭君听到这话后心内自是一慌,转又瞪着一边的高济怒声说道。高济本以为对自己的责问已经过去,这会儿正瞧着母亲室内婢女入迷,不料母亲又杀了一个回马枪,回过神来后连连点头表示自己有罪。

随口又教训了高济一句后,娄昭君才又转回头来望着侄子说道:“依你所见,晋阳这里能够相信、能与共事者有谁?”

听到儿子那里处境危急,她也不打算再被动的等待局势的发展,而是想要主动的去争取、笼络一部分人事,希望能够为儿子增加一些声势、提供一些助力。

不过往年经营巩固内外人事皆其丈夫与儿子们在做,她鲜少去过问干涉,如今突然要做起来,一时间也是不得要领。

像是斛律金、厍狄干这一批元从老人们,娄昭君倒也不陌生,同他们之间还能有所商讨对话,可是随着这一批老人伤亡殆尽,国中新近崛起的一批青壮将领们她便比较陌生了,一时间想要串联都不知该找谁。

娄仲达听到这话后便连忙说道:“姑母如果信得过侄儿,我愿为奔走联络城中亲友、相与此事。近年来陛下渐渐昏暴,喜怒无常、滥刑群众,同时还任用杨愔等汉儿为官、把持朝政、待薄功臣,城中因此积怨者不乏,也都盼望常山王到来能一举洗清旧貌!”

“傻孩子,我如果不信你,又怎么会专召你来商讨事情?你放心去做,若有凭你情面不足说动的关键人物,我亲为之晓以利害,当真不肯同道者,便与李祖勋一起共赴黄泉罢!”

娄昭君虽然不怎么热衷干涉外事,但身为神武帝高欢的结发妻子,也是有着果决狠辣的一面。

之前不敢发动起来那是因为担心打草惊蛇,可是如今娄仲达一脸拖延数日,已经让人看出苗头有些不对,更兼高济还失手直接打死了李祖勋这样关系亲近的皇亲国戚,那就更加没有隐瞒的必要了。

娄仲达得了姑母的委托后,顿时便精神一振。之前的他已经被姑姑娄昭君逼着站队了,现在所需要的就是在事情当中争取到更大的存在感,才能在事后的论功行赏当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否则这一次冒险就太不值了。

皇太后不方面、或者不会运用自己那巨大的政治影响力,如今借用给他,让他能够以皇太后和常山王的名义在晋阳城中奔走联络,来日事成之后,也会给他带来巨大的政治声望。

娄仲达领命之后便匆匆而去,忙于联络与游说他认为可以相信和需要拉拢之人,而皇太后宫中很快便又来了新的访客,便是并省尚书左仆射赵彦深。

李祖勋在濮阳王府中被博陵王失手打死的消息,已经逐渐在晋阳城中传扬开来,赵彦深作为并高官官自是第一时间得知了这一情况,于情于理他也不能坐视不管,于是便硬着头皮来到皇太后这里,希望能要一个说法。

皇太后在一间侧堂中迎接了赵彦深的来访,待到其人行入进来的时候,不待赵彦深开口发问,她便先指着这间厅室中的陈设向着赵彦深微笑发问道:“仆射可还记得这厅室?当年先帝弃我母子与卿等臣民而去,又逢逆贼侯景叛乱于河南,致使群情惊恐。

我儿阿惠为安抚群情,须得立即出巡河北,又恐户中老母幼弟乏于照顾,便将家人尽托于仆射,当时仆射昼夜宿卫府中,便是宿此厅堂中……”

赵彦深听到皇太后讲到这些旧事,一时间也面露追忆之色,片刻后才又恭声说道:“终究天命钟于此门,文襄皇帝遭遇虽然令人扼腕痛惜,但幸有当今至尊兴继其事,如今家国昌盛、贵不可言,追忆过往,也只是稍为唏嘘而已。”

“守卫家室、存亡续绝之恩,又怎么能唏嘘而过!老身生平尤念恩果,尤其仆射如此恩义与结,真是让人至死难忘!所以我常常告令户中儿郎们,一定不要忘了旧日的艰难、更不要忘了一起艰难与共的旧人们。否则生人在此世上,又有何情义可言?”

讲到这里,娄昭君向内室呼喊道:“还不快快滚出来!”

高济从房间中垂首行出,而娄昭君则指着这小子又对赵彦深说道:“若是别人来,我爱子情切,未必会理会。但既然是赵仆射登门,我不让你为难,此儿你便引去,该罚该死由你决断,只是到最后生也罢、死也罢,能将他再送回此处,让老身再看上一眼肠中所出之物!”

“阿母,我、我不去……”

高济听到这话后,顿时便一脸的惊慌,哭丧着脸连连摇头道。

“孽子收声,你自己犯下大错,更求何人包庇!那李祖勋乃是皇帝至亲、太子恩长,外戚之贵、无过其人,哪怕再如何欺侮挑衅,哪怕你自己为其所杀,也不该……”

娄昭君状似在开解儿子,实则还是在为其开脱,讲到这里她便哽咽难言,突然起身便要向赵彦深作拜,同时口中悲声道:“先帝归天之日,老身便应同去,只因户内诸子皆幼,这才贪活偷生、留在了人间。但今已经到了垂死之年,却不想还要看到手足相残、伦情泯灭,老身活着又是为何?恳请仆射,能否教我,该要如何避免这惨剧发生?”

赵彦深本来也猜到此次任务未必会轻松,已经做好了要据理力争的准备,即便抛开李祖勋的特殊身份不说,单单凭其并省尚书的身份,无端端被人打死,如果他这个并高官官不能要一个说法,又该如何去面对并省群众?

但他却没想到皇太后并不跟他来硬的,先是追忆过往,旋即便又动之以情,眼见皇太后将要哭拜于前,他自然不敢生受此礼,忙不迭侧身避开并连连摆手道:“皇太后不可、怎可如此?臣着实惶恐……”

第1152章 太后亲行

当下位者在面对上位者的示弱与央求的时候,实在很难拒绝,因为一旦拒绝的话,不只会加剧彼此间本来就存在的矛盾与纷争,甚至还会招致对方恼羞成怒的报复打击。

赵彦深入此来求见皇太后,本来是要为被无辜打死的李祖勋讨一个公道与说法,结果经由皇太后这么一番操作,他本来的意图不好再作声张且不说,甚至还要帮忙想办法来包庇保全动手杀人的博陵王高济。

当然他也可以对皇太后的哭诉不予理会,但如此一来,起码在皇太后这里,彼此过往多年所积攒下来的恩义便会一笔勾销,而且他还会成为挑动其儿子们手足相残的奸人。这个罪名可就太大了,绝非赵彦深所愿意承担的。

皇太后这里将赵彦深搞得有些手足无措,而站在一旁的高济在母亲频频厉目示意之下,虽然自觉得有些丢脸,但也还是垂头丧气的走上前来,向着赵彦深作揖道:“孤、我并不是有意要打杀李尚书,但既然犯了错,便要认罚。

我一人受罚又有什么关系?只是担心连累至尊背负残害手足的恶名、使我阿母忍受老来丧子的悲痛,恳请赵仆射教我该当怎么办?如果能够了事免祸,我一定对赵仆射的恩惠铭记不忘!”

赵彦深被这对母子软磨硬泡的无所适从,越发难以再提及来意,一边应付着两人的央求,一边在脑海中思忖应该怎么做。

过了一会儿之后,他才又望着皇太后正色说道:“请皇太后暂忍悲情,事情既已发生,自应想想该要如何解决。啼哭悲呼无益于事,徒然扰人心怀。但使有心兼肯用心,事情总能得到妥善解决。”

娄昭君听到赵彦深开口表态愿意帮忙,这才收起了悲色,旋即便又瞪眼示意高济入前来道谢听训,而她也返回席中坐定下来,两眼认真的望着赵彦深发问道:“赵仆射有何高见,老身洗耳恭听。”

赵彦深先是望着高济沉声说道:“大王当真有知错悔过、愿意了事之心?若是,则请随下官返回省中暂受拘押起来。大王身份尊贵,李尚书同样也是国之贵戚,此桩案件远非刑司能够处断,须得奏告至尊以求降旨。

大王请详述当时无心之失,皇太后与濮阳王等一众亲友也都会为大王进言请求从轻处罚。下官等亦具表稍为分讲,群情众愿俱相策援,至尊念及手足之情,想来也应会对大王网开一面。”

“要我主动投案受监,这怎么可以?赵仆射你不是真心为我解难,只是想让你自己得一个处事精干、不畏权贵的直名罢!”

高济听到这话后,当即便瞪眼不悦道。

“你收声!休得妄自揣度赵仆射善心良言!”

娄昭君先是瞪眼呵斥了一下儿子,旋即便又望着赵彦深说道:“能不能暂时免于受监?此子户中最幼,自小胆怯怕事,骤然离家入监,恐怕更遭惊吓、损了心智。赵仆射你是人间智者,计谋肯定不止于此,老身也并不心急催促,只是希望你能为其筹划出一个兼顾周全之计!”

赵彦深听到皇太后得寸进尺之言,又看了看这一棍子能抡死一个成年人的大宝贝,心中也是颇多无奈。

他刚才的回答的确是更多的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希望自己对上对下都能有一个妥善的交代,但毕竟博陵王打死李祖勋是事实,根本就无从辩驳,只能从认罪态度良好去进行辩护求情。

但是这对母子打定主意一点委屈都不愿受,那就不是正常的手段能够达成的了,需要用到非常规的方法。可是一旦不再遵守规矩,方法虽然更多了,但却又面临着一个尺度和代价的问题,反而更加不好回答。

赵彦深自知不能指望博陵王积极的自救,这小子惹事能力可以,惹完了事就要做缩头乌龟,指望别人去帮助他收拾残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